第446章 战略推演

更积累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将“经世致用”的理念彻底内化于心。他们,才是姜淮理想和事业真正能扎根于现实土壤、并得以延续的关键所在。

……

清流书院,“战略斋”。

此处并非传统书斋,更像一间沙盘室。墙上悬挂着巨幅《大明舆图》与《海疆万里图》,角落甚至摆放着简易的漕运、海防沙盘。

此刻,斋内气氛凝重,姜淮端坐主位,顾青岩、钱文奎等几位核心教习旁听,数名“菁英班”学子屏息凝神。

今日的推演课题,直接以学子李钰为假想主角。

“李钰,”姜淮声音平淡,却带着无形的压力,“假设你已外放浙江宁波府同知,掌海防、市舶。

今日接报,三艘倭船悬挂‘平户松浦氏’旗号,借口‘风暴损舵’,请求入港避风修整。其船吃水颇深,不似空载,且船队阵型戒备。你,当如何?”

李钰深吸一口气,知道考验开始。他并未急于回答,而是先走到海图前,手指点向平户与宁波之间的海域,冷静分析:

“先生,学生首先需判断其言真伪。此时节,该海域确常有突发风浪,此借口成立。

然,其船吃水深,可能有载货,亦可能藏有兵械。松浦氏虽与我有勘合贸易,但其家族内部分歧,不乏支持浪人劫掠者。”

“故,学生决断如下:”李钰转身,目光锐利,“第一,依《海防新例》,允其入港,但指定至外围‘羁留泊位’,远离商港与军事要地。

第二,即刻派快船通知浙江水师,请其派哨船于港外巡弋,形成威慑。

第三,亲自率通译及护卫登船‘慰问’,实则查验其勘合凭证,并观察船况、人员,判断其真实意图。”

“善。”姜淮微微颔首,但立刻抛出变数,“然,你登船查验时,发现其勘合凭证乃三年前旧版,按新规已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