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屏幕上,代表时空曲率的数值开始规律波动,强度稳步提升,稳稳地达到了理论预期值,没有丝毫失控的迹象!庞大的能量被有序地转化为无形的引力涟漪,以原型机为中心,缓缓荡漾开来。
“成功!输出稳定!能量转换效率达到预期92%!”数据监控员激动地报告。
实验场内没有欢呼,只有更加专注的监测和记录。这只是第一步。
“很好!维持十分钟,收集全参数数据。下一阶段,准备进行15%功率级测试,并开始模拟双核心激发阵列的干涉模型!”ζ-3的声音沉稳了许多,带着成功的信心。
“星芒”的光芒,正在一次次严谨的试验中,变得愈发稳定和耀眼。
与此同时,“洞察”网络也在不断进化。
新获得的“区域监控”权限如同打开了宝藏的大门。那些源自守望者古老系统的空间结构数据,其精细度和基础性远超生态舱段自身的测绘结果。θ-9的团队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知识,并将其快速应用于“洞察”网络的升级。
【“谛听”阵列引力传感器校准算法更新完成…基于新空间底图进行优化…盲区计算缩减17%…】
【QVFN量子涨落探测网络AI识别模型迭代至V7.2版本…融入“幽影潜行者”潜航特征新数据…误报率下降至0.18%…】
【SCGLA超时空曲率引力透镜阵列…开始尝试利用新数据对部分微弱异常进行“合成孔径”成像分析…分辨率提升尝试中…】
整个“洞察”系统仿佛被擦亮了镜片,看得更远、更清、也更细微。那些原本模糊的黄色信号点,有一部分被成功识别并归类(部分确认为自然现象,部分仍标记为未知),另一部分则被更精确地定位,甚至初步推断出其运动趋势。
更令人惊喜的是,“绿弦计划”与“共鸣”项目的结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搭载了最新型“生物-能量接收放大器”的“草蛉-IV”型平台,在部署到特定区域后,不仅表现出了远超预期的环境稳定性,其内部的“星辉光苔”对特定能量的敏感度甚至达到了实验室水平的150%!
在一次针对性的空间褶皱巡逻任务中,一艘“草蛉-IV”平台甚至在某个未被标记的微弱空间涟漪出现前的——2.1秒——,就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比升级后的“谛听”阵列反应还要快!
“生命本身的感知,有时确实能超越冰冷的仪器。”θ-9感叹道,“它们与这片星域的连接,比我们想象的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