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星陨稷原,白露祭火

白露初临,夜凉如水。

整个稷原的天幕,被漫天星辰铺成无垠的织锦,风从四野而来,带着新谷的香气与火灰的气息。

原野静得出奇。

唯有稷台中央,那座用青铜与陶土铸成的巨坛,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红意。

那是火种复明后,尘妤所留的最后一座祭坛。

传说,她的灵息仍栖于那团祭火之中,昼夜不灭。

——

太子乘车抵达稷原时,夜已深。

他下车,举目望向那团火。

那火并不盛烈,像是一盏老灯,在风中摇曳,却始终不灭。

“陛下……”近侍轻声。

太子摆手,步入坛前。

他没有穿朝服,只是一袭素衣。

脚步落在泥地上,微微溅起露水的湿痕。

他走得很慢,像是怕惊扰什么。

当他走至坛前,突然跪下。

“父皇。”

声音极轻,却在夜色中传得极远。

——

火光映在他脸上,也映在祭坛上那些古老的火纹里。

那火纹,是尘妤与宁凡共绘的“耕火铭”,刻着玄朝的律法、农典与火种的诗篇。

“以人心为薪,以道义为火。”

那是当年宁凡亲笔写下的字。

如今,这些字被尘妤封入祭坛,再由火焰燃化成光。

太子低头,额头触地。

“儿臣谨奉此火,不为帝祀,而为人祀。”

他起身,取出一卷竹册。

那是宁凡退位前留下的遗篇——《耕火十策》。

十策无一言帝业,皆言民生。

他缓缓展开,朗声而诵。

“火者,天之炁也。耕者,地之根也。合天与地,乃为人世。”

风,忽然起了。

原野上的草海翻动,像万民的呼吸。

火焰随风而高,照亮了远山的稷石、溪边的稻田、林间的庙宇。

那一刻,天地似乎都在倾听。

太子读完最后一行,阖上竹册,长叹一声。

“父皇所愿,不过人心永不灭。”

他将竹册投入火中。

竹卷燃起,火光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