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白骨封炁,风烛横天

太庙的钟声余韵尚未散尽,整座京城却已陷入一种诡异的静谧。

街巷深处的灯火在风中摇曳,百姓们不知因何心口发紧,纷纷推门探望,彼此交换着不安的目光。

风卷过瓦楞,带着一股古旧而肃杀的气息,仿佛千百年前的血战之影,重又笼罩在这座王朝的心脏。

而在外朝议厅,重臣们的议事尚未落定,却已因太庙钟声而彻底分裂。

顾允正的目光幽深,他并未立刻表态,只是抬手轻轻一按,压下席间的喧嚣。

那双眼睛冷峻而沉稳,似乎在夜色中洞穿了所有人的心思。他缓声开口:

“此钟自鸣,非同寻常。太庙既动,便意味着血脉承嗣之争,已不再由人谋而定。”

厅中诸人闻言,神色各异。有人双拳紧握,额角青筋暴起;

有人面色发白,几乎跌坐;也有人低垂眼睑,心中却闪过狡黠的算计。

世家长者们尤其躁动,他们的血脉与皇室曾有千丝万缕的纠葛。

眼下火种之印再现,或许意味着旧誓与旧债皆要翻出。

“若真是皇嗣……”一位年迈的重臣颤声道,“那便要重定宗庙,重议储嗣。”

“此事关乎国运,岂能由一女子独自承当?”

顾允正看了他一眼,那目光如刀,令对方不由自主噤声。

片刻后,他才缓缓吐出两个字:“观望。”

就在这风声鹤唳之际,宫城之北,禁军营帐内火光通明。

数千甲士整肃列阵,长戟森森,盔甲反射着冷冷火光。

统领赵烈半跪于地,额头渗汗,正听内侍传达太庙异动的旨意。

内侍面色惨白,声音压低:

“圣上……仍未醒转,内廷群心惶惶。现下惟有顾相执掌诏令。你等须谨记,不可妄动。”

赵烈低头应诺,心中却暗暗翻涌。

他在边疆历经百战,深知钟声自鸣非是祥兆,而是某种旧血苏醒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