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张修文恍然大悟,“周文矩不是被关在玄渊井,而是被炼成了魂锁砚的器灵,瓷骨里装的是他的骸骨!”
影像继续播放:女子将瓷骨交给李后主,忽然画风一转,出现了埃氏家族的人在密室里炼制瓷骨的场景,为首的老者对着瓷骨低语:“以血为引,以骨为匙,七月七月圆之夜,玄渊井开,届时……”
影像突然中断,血雾化作无数莲影飘落在地,每朵莲影上都映着一个人的脸,有李后主,有蒙面纱的女子,还有……林书自己!
“怎么会有我?”林书震惊不已。
公主指着其中一朵莲影:“你们看,这朵莲花的花心,是那个‘E’字!”
阿影握紧软剑:“影像没放完,埃氏家族到底想做什么?”
阿星正在检查地上的莲影:“这些莲影是用血雾凝成的,带有强烈的魂魄气息,但……”她忽然顿住,“但我感觉到里面有两种不同的气息,一种是周文矩的冤魂,另一种……很古老,像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
就在这时,砚台里的血雾猛地收缩,重新凝聚成孩童影像,但这次影像不再哭泣,而是伸出手指向林书,然后指向窗外的月亮,最后指向自己的胸口。
“指向月亮……指向胸口……”张修文喃喃自语,“月亮代表月圆之夜,胸口代表心脏……难道是要用心脏血祭?”
“不,”林书忽然明白过来,“他是在说,我的血和他的血有关联!”他想起刚才莲影上有自己的脸,难道自己是周文矩的转世?
“转世?”公主有些难以置信,“但史书上周文矩没有后代啊。”
“不一定是血缘,”阿星若有所思,“可能是魂魄的某种联系。埃氏家族炼制魂锁砚时,故意留下了引子,让后世某个和周文矩魂魄有共鸣的人来解开砚台,从而打开玄渊井。”
“所以我们拿到砚台,不是偶然,而是被设计好的?”林书握紧拳头,“从宝昌号掌柜送砚台,到瓷骨出现,再到瞎眼老头的提醒,全都是埃氏家族布的局!”
“可是他们为什么要等一千年?”张修文不解,“玄渊井里到底有什么?”
砚台里的孩童影像突然变得透明,对着林书做了一个“打开”的手势,然后化作点点红光融入林书的眉心。林书只觉脑海中一阵剧痛,闪过无数破碎的画面:埃氏家族的祭坛、玄渊井底的巨大石门、门后闪烁的绿光……
“我看到了……”林书捂着额头,“玄渊井里没有魂魄,只有一扇用玄铁和魂魄炼制的门,门后藏着埃氏家族的真正目的——不是宝藏,而是……”他突然顿住,因为他看到的最后一个画面,是蒙面纱的女子站在石门之前,手里拿着瓷骨,而石门上刻着的,正是那个“E”字。
“是那个女子!”阿影立刻反应过来,“她是埃氏家族的后人,现在就在宫里!”
“而且她想要用我的血打开石门。”林书回想起孩童影像的手势,“刚才的影像显示,周文矩的血是钥匙的一部分,而我的血和他有共鸣,所以七月七那天,她会引我去玄渊井,用我的血完成血祭,打开石门。”
“那瞎眼老头为什么要提醒别用血祭?”公主疑惑。
“因为血祭的真相不是打开门,而是……”林书猛地抬头,“而是释放门后的东西!埃氏家族当年炼制魂锁砚和瓷骨,根本不是为了封魂,而是为了镇压!玄渊井里镇压着一个可怕的东西,他们用周文矩的魂魄和骸骨做引子,设下千年之局,就是为了等一个合适的时机,用特定血脉的血解开镇压!”
书房里一片寂静,只有窗外的月光越来越亮。林书走到砚台前,只见砚堂中的血雾已经散去,露出了底部刻着的一行小字,之前一直被云雾掩盖,现在终于清晰可见:“血祭非开锁,乃献魂于渊。”
“献魂于渊……”张修文脸色惨白,“原来血祭的真正目的,是把祭品的魂魄献给渊里的东西!”
阿星忽然惊呼:“主子,你看你的手!”
林书低头,只见自己的手背不知何时浮现出一个淡红色的莲印,和砚台里的血莲一模一样,正在随着心跳微微脉动。而砚台里,孩童影像消失的地方,缓缓升起一枚血色莲子,散发着诡异的香气。
“这是‘引魂莲’,”阿星声音颤抖,“南疆禁术,用来标记祭品,一旦莲子成熟,祭品的魂魄就会被自动吸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书猛地看向窗外,只见一轮满月高挂天际,而在月亮的阴影里,他仿佛看到了玄渊井底那个巨大的黑影,正在缓缓睁开眼睛,等待着七月七的献祭。
“我们必须在七月七之前找到破解之法。”林书沉声道,“阿影,去查宫里那个蒙面纱的女子到底是谁;阿月,搜集所有关于‘引魂莲’和玄渊井的资料;阿星,研究这枚血色莲子,看看能不能阻止它成熟。”
他看向张修文:“修文,你帮我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查清楚埃氏家族在千年之前,到底镇压了什么东西在玄渊井里,以及他们为什么要设下这个千年之局。”
公主握住他的手,掌心冰凉:“老公,不管那是什么,我们一起面对。”
林书点头,望着砚台里的血色莲子,心中清楚,他们已经踏入了一个延续千年的阴谋核心,前方等待他们的,不仅是玄渊井的秘密,还有那个隐藏在宫中的埃氏后人,以及门后那个即将被唤醒的恐怖存在。
而在皇宫的密室里,蒙面纱的女子正对着铜镜,摘下面纱,露出一张和公主有七分相似的脸。她指尖轻抚着镜中自己的脸颊,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林书,我的好姐夫,你终于快要猜到真相了。可惜啊,引魂莲一旦种下,就没有回头路了。七月七,玄渊井见……”
铜镜深处,隐约映出一个巨大的、布满鳞片的影子,正在黑暗中缓缓蠕动。
【傀儡丝线】
接下来的日子,静尘居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中。林书手背上的莲印越来越红,血色莲子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眼看就要开花。
“莲子的根茎已经长进了主子的血脉里,”阿星拿着一根银针,小心翼翼地从林书手腕上取了点血,放在瓷盘里观察,“普通药物根本无法清除,除非找到‘引魂莲’的母株,或者……”她欲言又止。
“或者什么?”林书追问。
“或者毁掉引魂的源头。”阿星指着砚台,“如果能让砚台里的周文矩魂魄解脱,莲子失去引魂之力,可能会自行枯萎。”
“但怎么让周文矩解脱?”张修文翻着一本古籍,“书上说,器灵解脱要么毁去器物,要么完成它的遗愿。可周文矩的遗愿是什么?”
林书想起影像中周文矩被炼魂时的眼神,充满了不甘和怨恨:“他的遗愿,应该是揭露埃氏家族的阴谋,让玄渊井里的东西永远被镇压。”
“但埃氏后人想做的正好相反。”阿影皱眉,“那个蒙面纱的女子,也就是公主的姐姐——端妃,她现在是宫里最受宠的妃子,仗着皇帝的信任,一直在暗中布置。”
“端妃?”公主脸色苍白,“难怪我总觉得她身上的气息很熟悉,原来她也是埃氏后人。可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了力量。”张修文放下古籍,“我查到埃氏家族是西域一个古老的巫蛊家族,千年前为了躲避追杀投靠南唐,答应帮李后主炼制魂锁砚,条件就是借玄渊井的力量复活他们的先祖。”
“复活先祖?”林书猛地站起来,“玄渊井里镇压的,难道是埃氏先祖的魂魄?”
“不,”阿星摇头,“我从血样里检测到一种非常古老的邪力,不是魂魄,更像是……一种寄生在魂魄上的邪灵。埃氏家族当年可能和邪灵做了交易,用活人魂魄喂养邪灵,换取力量,后来邪灵失控,他们才不得不设下玄渊井镇压。”
“所以端妃想做的,是释放邪灵,让它寄生在埃氏后人身上,从而获得强大的力量?”林书推测道。
“很有可能。”张修文点头,“而且引魂莲的祭品,必须是和周文矩魂魄有共鸣的人,也就是你,林书。因为你可能是周文矩转世,或者身上有他的魂魄碎片。”
就在这时,阿月匆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密信:“主子,这是我在端妃宫里的线人冒死送来的,说明天端妃要在坤宁宫废园举办‘赏莲宴’,邀请了陛下和……林书主子你。”
“赏莲宴?”林书冷笑,“看来她是等不及了,想在七月七之前就动手。”
“不能去!”公主立刻反对,“这明显是陷阱!”
“我必须去。”林书看着手背上越来越红的莲印,“莲子最多还能撑三天,端妃选在这个时候动手,就是算准了我们没时间准备。而且废园靠近玄渊井,她肯定在那里设好了祭坛。”
“那我们就将计就计。”阿影眼神锐利,“我和阿月、阿星陪你去,见机行事。修文留在府里,继续查玄渊井的破解之法。”
张修文点头:“我会尽快找到办法。你们记住,端妃擅长用傀儡丝线操控人心,千万不要直视她的眼睛。”
次日傍晚,林书带着三位护卫来到坤宁宫废园。园子里果然开满了莲花,只是颜色异常鲜红,像是用血浇灌的。端妃穿着一身红衣,站在莲池中央的水榭上,脸上带着面纱,看不清表情。
“林大人来了,请上座。”端妃的声音带着一丝诱惑,“陛下稍后就到,我们先赏莲品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书注意到水榭四周的柱子上,都缠着细如牛毛的金线,在暮色中闪烁,正是傀儡丝线。阿影三人不动声色地站在他身后,手按在兵器上。
“端妃娘娘雅兴,”林书坐下,目光扫过莲池,“只是这莲花的颜色,未免太过艳丽了。”
“林大人有所不知,”端妃拿起酒壶倒酒,“这是西域的‘血莲’,要用活人血浇灌才能开花。来,尝尝这‘莲心酒’,可是用血莲蕊泡的。”
她递过来的酒杯里,酒液呈暗红色,散发着和引魂莲相似的香气。林书知道这酒不能喝,刚想推辞,端妃突然抬手,面纱滑落,露出那张和公主极为相似的脸,只是眼中闪烁着诡异的红光。
“看我的眼睛,”端妃的声音带着魔力,“把你的血……献给渊中的先祖……”
林书只觉一阵眩晕,手背上的莲印剧烈跳动,几乎要破体而出。阿影立刻出手,软剑斩断几根射向林书的傀儡丝线,同时阿月掷出一枚烟雾弹,遮住了端妃的视线。
“走!”阿影拉着林书向后退去。但莲池里突然伸出无数血色藤蔓,缠住了他们的脚。阿星掏出火折子点燃硫磺粉,藤蔓遇火惨叫着缩回,露出下面白花花的人骨。
“这莲池底下全是骸骨!”阿月惊呼。
端妃的笑声从烟雾中传来:“晚了!引魂莲已经感应到祭品的血,玄渊井的大门……正在打开!”
话音未落,地面突然震动起来,莲池中央裂开一个大洞,一股恶臭的黑气喷涌而出,里面隐约能看到锁链和巨大的阴影。
“不好!邪灵要出来了!”阿星脸色大变。
林书强忍着眩晕,看向端妃:“你以为释放邪灵就能获得力量?你知不知道埃氏家族当年为什么要镇压它?”
端妃脸上的红光更盛:“我当然知道!因为先祖要的不是寄生,而是……吞噬!”她张开双臂,任由黑气缠绕,“来吧,我的先祖,吞噬这祭品的魂魄,借我躯壳重生!”
黑气中传来一阵桀桀怪笑,化作一只巨大的鬼手抓向林书。阿影三人同时出手,刀剑暗器打在鬼手上却毫无作用,反而被黑气腐蚀。
“林书!”公主的声音从园外传来,她竟带着张修文赶来了,手里还捧着那个魂锁砚。
“快把砚台给我!”林书大喊。
公主将砚台扔过来,林书接住,猛地将手背上的莲印按在砚台上。顿时,砚台爆发出耀眼的白光,周文矩的魂魄影像从中飞出,化作一道光剑刺向鬼手。
“以我残魂,再镇玄渊!”周文矩的声音响彻天地。
鬼手发出一声惨叫,黑气迅速收缩,退回莲池的洞口。端妃被黑气反噬,惨叫着倒在地上,身上的红衣化作灰烬,露出里面布满鳞片的皮肤。
“不……我不甘心……”她挣扎着指向林书,“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埃氏家族的诅咒……还在你身上……”说完便断了气。
地面停止震动,莲池的洞口缓缓闭合,只剩下满池血色莲花在风中摇曳。林书捡起地上的魂锁砚,发现砚台已经裂开,周文矩的影像渐渐透明,对着他露出一个释然的微笑,然后彻底消失了。
手背上的莲印也随之褪去,血色莲子枯萎成灰。
“结束了……”公主松了口气。
张修文却摇头:“未必。端妃说埃氏家族的诅咒还在林书身上,这是什么意思?”
林书看着手中裂开的砚台,忽然发现砚台碎片里掉出一个更小的瓷片,上面刻着一个完整的“埃”字,而在瓷片背面,用极小的字刻着:“魂锁虽碎,诅咒难除,七月七夜,渊眼再开。”
“七月七……”林书抬头看向天空,虽然端妃死了,但埃氏家族的千年之局,似乎才刚刚露出冰山一角。玄渊井里的邪灵,真的被再次镇压了吗?还是说,这只是另一个阴谋的开始?
而在莲池深处,端妃的尸体突然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诡异的绿光,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
【镜渊回响】
坤宁宫废园的事件过后,汴京暂时恢复了平静,但林书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端妃临死前的话和瓷片上的诅咒,像一根刺扎在他心头。
“埃氏家族的诅咒,到底是什么?”张修文翻遍了所有能找到的古籍,也没查到相关记载,“难道和玄渊井里的邪灵有关?”
林书摇头,抚摸着手中裂开的魂锁砚:“周文矩的魂魄已经解脱,砚台也碎了,但我总觉得……还有什么东西被遗漏了。”
阿星正在清理端妃留下的衣物碎片,突然惊呼:“主子,你看这个!”她举起一块烧焦的衣料,上面用金线绣着一个奇特的图案——一朵莲花中间套着一个“E”,而“E”的中间,是一只睁开的眼睛。
“眼睛?”公主想起端妃临死前眼中的绿光,“难道埃氏家族的诅咒,和这只眼睛有关?”
阿影皱眉:“我派人去查了埃氏家族的祖籍,西域那边有个传说,说他们的先祖是从一口‘镜渊’里爬出来的,那镜子能映照人心,也能吞噬魂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镜渊?”林书心中一动,“玄渊井……镜渊……难道玄渊井其实是一口魔镜?”
“很有可能!”张修文恍然大悟,“‘玄’和‘镜’在古语中发音相近,可能是后人传错了。埃氏先祖从魔镜中出来,获得了操控魂魄的力量,后来魔镜失控,他们才用玄铁打造井壁,将其镇压,伪装成一口井。”
“那端妃说的诅咒,就是被魔镜标记,迟早会被吞噬?”公主担忧地看着林书。
就在这时,管家进来禀报,说门外有个西域商人求见,说是有重要的东西要交给林书。
“西域商人?”林书和张修文对视一眼,示意阿影去查看。
片刻后,阿影带着一个蒙着面的商人进来。商人穿着西域服饰,背着一个巨大的木箱,一进来就跪在地上:“小人奉主人之命,将此物交给林大人,并说‘镜渊之回响,始于残片,终于月圆’。”
商人打开木箱,里面是一面破碎的古镜,镜片呈墨绿色,边缘刻着和魂锁砚相似的云雷纹,只是镜缘少了一块,像是被人掰掉的。
“这是……”林书拿起一块镜片碎片,只觉一股冰冷的气息顺着指尖传来,脑海中闪过一个画面:埃氏先祖站在魔镜前,镜子里映出的不是他的脸,而是无数扭曲的魂魄。
“镜渊……真的是一面魔镜!”张修文失声叫道,“残片……这镜子也缺了一块,难道和魂锁砚有关?”
商人见东西送到,立刻起身告辞,无论怎么追问都不肯多说。
阿星检查着古镜:“这镜子的材质很奇怪,像是玄铁和某种晶石的混合,镜片能映照出魂魄的影像。你们看这个缺口,和魂锁砚底座的形状一模一样!”
林书立刻找来魂锁砚的碎片对比,果然严丝合缝。“原来魂锁砚是用来镇压魔镜的封印!”他恍然大悟,“埃氏家族当年用周文矩的魂魄炼制魂锁砚,卡在魔镜的缺口上,形成双重封印。端妃打碎砚台,就是为了让魔镜恢复完整,从而释放里面的邪灵。”
“但现在魔镜还缺一块,”公主指着镜片,“是不是还有第三块残片?”
“很可能。”林书沉声道,“埃氏家族的诅咒,应该就是指被魔镜标记的人,会成为它的祭品。端妃虽然死了,但她启动了诅咒,而我因为接触了魂锁砚和魔镜残片,已经被标记了。”
“那第三块残片在哪里?”阿影问。
“七月七,渊眼再开。”张修文喃喃道,“魔镜的缺口,应该就是‘渊眼’,七月七那天,月圆之夜,魔镜的力量最强,缺口会自动打开,到时候……”
“到时候如果找不到第三块残片补上,魔镜就会彻底苏醒,吞噬所有被标记的人!”阿星接口道。
林书看着手中的魔镜残片,镜片里隐约映出自己的脸,但那双眼睛里,却闪烁着和端妃相似的绿光。“看来我们必须在七月七之前找到第三块残片,重新封印魔镜。”
“可上哪里去找?”公主皱眉。
“埃氏家族既然设下千年之局,第三块残片一定藏在一个非常隐秘的地方,”张修文沉思,“或许和他们的祖籍有关,或者……和南唐皇室的陵墓有关。”
“南唐陵墓……”林书想起李后主的陵墓就在城外的牛头山,“也许我们该去那里看看。”
事不宜迟,当晚林书便带着张修文和三位护卫前往牛头山。南唐皇陵修建得极为隐秘,多亏了阿影的追踪术,才在半山腰找到一个隐蔽的入口。
入口处刻着和魔镜相同的云雷纹,阿星检查后发现有机关:“这是双重封印,需要用魂锁砚和魔镜残片同时插入才能打开。”
林书将两块残片嵌入石壁,只听“轰隆”一声,石门缓缓打开,里面吹出一股阴冷的风,带着浓重的尘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