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蓝色微光

“这还有疑问吗?奕剑大师位列大唐三大泰斗,若无必胜把握,怎会应允唐皇之邀。”

……

“不知大师与李太白将在何地对决?”

各国使者落座后,跋锋寒忍不住发问。

其他人同样好奇,目光转向李世民,期待解答。

“诸位稍安勿躁。”

待众人好奇心被挑起,李世民唇角微扬,从容地轻拍双手。

咔,咔——

低沉的机械声自地底传来。

“这是……”

话音未落,宴席 的地毯猛然升起,缓缓隆起。

四周地面亦开始塌陷。

“ 了吗?”

有人失声惊呼。

多数人虽仍坐于原地,却已目露疑惑,凝视着异变。

“此处乃朕为傅采林大师与李太白特设之地。”

李世民徐徐开口解释。

随着机关运转, 十余丈宽的地面向上隆起,直至离地约三尺高。

四周塌陷的地面传来潺潺流水声,水流迅速环绕 圆形高台,形成一座独特的擂台。

“啊……”

众人皆因惊讶而一时语塞。

李世民面露得意之色,“朕赐此地名为‘玉波青莲台’。

擂台既设,李太白先生亦已应战,接下来,请傅采林大师现身。”

话音未落,一人如凭空浮现,踏上玉波青莲台。

“李太白先生,久仰大名。”

来者是手握奕剑的傅采林,他容貌奇异,却透出一股难以言喻的力量,令人既感诧异又移不开目光。

……

“师父。”

傅采林现身,武当七子顿觉一股神秘力量笼罩。

他们看向张三丰,发现这位前辈此刻神情也显凝重。

“听闻傅采林所练九玄心法已达第九层。”

“始于一,终于九,下者守形,上者守神,随心而动,玄道初成。”

张三丰捋须沉思。

“傅采林被誉为‘一切神通悉自具足’,依此看来,他已然臻至某种极高境界。”

“若他能将此境界融入剑道,李太白此战恐怕难有胜算。”

张三丰直言。

武当七子闻言神色微变,连张三丰都如此评价傅采林,可见其修为远超常人。

如此一来,李太白此战定会十分艰难。

"奕剑大师..."

傅采林自高台上发出邀请时,李太白正似醉非醉,闻言忽而一笑。

"陛下,能否先为我添满这酒壶?"

他晃了晃手中的酒壶,说:"若是在这场比试中无酒可饮,于我而言实在无趣。"

李太白的话让李世民身边的群臣面露不悦,然而皇帝却点头应允。

这是一场即将由两位顶尖剑客展开的对决。

"先生有需求,朕定会满足。"

一声令下,宫人即刻为李太白的酒壶斟满美酒。

"哈哈,多谢陛下!"

李太白 壶凑近鼻子轻嗅,赞叹道:"好酒,好酒!"那扑鼻的香气几乎让他陶醉。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长啸间,他的身影如夜空中的月光般划过。

凄绝、冷绝、美绝,令人不由自主抬头追寻那跃入半空的白色潇洒身形。

"请。"

下一刻,李太白已卓然立于高台之上,持剑潇洒挥动。

傅采林眯着眼,带着疑惑审视李太白。

通常他能在战斗前锁定对手的气息,并施加强大威压以震慑对方。

然而这次,他对李太白的精神锁定似乎失去了效果。

"此人修为非凡,恐怕也已达大宗师巅峰,离成神仅一步之遥。"

傅采林对李太白愈发忌惮。

他虽曾在天幕中领略过李太白惊世的剑技,但如今面对真人,方知其深不可测。

傅采林引以为傲的必胜信念,在李太白面前竟开始动摇。

不能再犹豫,他决定率先出击。

“请!”

傅采林出剑了!

一剑似雷霆划破长空,直逼李太白!

剑锋所至,风雷之声轰鸣。

仅此一剑,便可窥见傅采林内力已臻化境。

而李太白醉眼微眯,随意一扫。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话音未落,他的身影已动。

傅采林那势在必得的一击,竟扑了个空。

“什……”

傅采林震惊之余,背后忽然传来李太白的声音。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声音徐缓,却又瞬间传入众人耳中。

傅采林咬牙转身,再度攻出,雷霆一击化作漫天急雨,凌厉无比。

李太白依旧从容,浅酌一口美酒,随后挥剑。

一声脆响,急雨消散。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李太白的声音悠然响起。

傅采林顿觉自己的攻势,在对方眼中形同虚设,仿佛一切尽在掌控。

当青莲剑与奕剑相交,傅采林更觉一股汹涌澎湃、如江河奔腾的剑气袭来。

青莲剑的锋芒直逼而来,令傅采林压力倍增。

脚下的石台应声龟裂,而他却仍在苦苦支撑,试图逆转局势。

小主,

忽然,李太白的声音传来:“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傅采林下意识随声轻念,随即惊觉,一身冷汗悄然滑落。

远处观战的跋锋寒等人同样屏息注视,无不惊叹于李太白的剑术造诣。"谁料傅采林竟被一招压制。”“年少有为,不知其师从何处?”众人议论间,先前跃跃欲试的剑者已有退意。

高台之上,傅采林亦深感震撼。"此子剑法超凡,诗中意境更似通天彻地。”他意识到,若非及时警醒,自己恐已败北。

此刻,他对李太白的“诗剑双绝”方有所悟。

“李先生才华横溢,剑术非凡,老夫不得不全力以赴。”傅采林眼神坚毅,运起毕生修为,九玄 与奕剑术相融,一股磅礴之势瞬间爆发。

高台上似被某种无形之力撼动,微微震颤。

轰!

傅采林气势骤然爆发,玉波青莲台仿佛也随之轻晃。

然而,这晃动实则是观者内心震撼所致,远比台身摇动更为艰难。

……

“傅采林大师果然名不虚传,竟将九玄与奕剑术融为一体。”

“奕剑术乃他以棋理入剑的旷世奇技,以心弈剑,以剑应敌。”

“精髓在于将身心感悟融入剑中,外在虚实皆为表象,内心实为根本。”

“此后,李太白的一举一动尽在傅采林大师掌控之中。”

先前见傅采林瞬间被李太白压制时,担忧其成败的人,在目睹傅采林施展完美融合的九玄·奕剑术后,心中释然。

……

“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傅采林指尖掠过剑身,趁气势巅峰,以疾风骤雨之势猛攻李太白。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

“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面对傅采林的滔天气势,李太白似未察觉,只是叹息摇头,手中长剑光芒乍现。

当啷——

又是一波如江河奔涌般连绵不断的气势。

傅采林凭借修为相当的优势硬接两招,却被李白如江河般汹涌的剑气震得手臂酸麻。

咔嚓一声,剩余的剑气穿透他的身体,击向脚下石台,竟让坚硬如铁的石台表面裂开纹路。

“他的实力明明与我不相上下。”

“为何剑气伴随的攻击远胜于我?”

傅采林心中疑惑之际,李白的声音再度响起。

“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

“人生非寒松,年貌岂常在?”

念完诗句,李白眼中闪过锐利光芒,如两柄利剑直射傅采林心口,让他心头一颤。

人生非寒松,年貌岂常在。

这话仿若专为他所说。

想到这里,傅采林握剑的手不禁一抖,几乎握不住剑。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君不见——淮南少年游侠客,白日球猎夜拥掷。”

傅采林因思索诗句深意,气势渐弱。

察觉变化,李白气势随之高涨。

“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

“赤心用尽为知己,黄金不惜栽桃李。”

“桃李栽来几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

李白吟诗洒脱,剑招狂傲。

那一刻,他似不在皇宫,而是游走闹市的少年剑客。

剑舞狂放随性,自在不羁。

似乎全然未感受到与世间最强敌手交锋的压力。

“该死!”

傅采林只觉往昔洞悉对手心思的奕剑术,在李太白面前如同失效一般。

李太白的每一剑,都如白驹过隙,飘逸自如,无迹可寻。

看似随性挥舞,却令他感到无可挑剔的完美。

渐渐地,起初还能反击数招的傅采林。

面对愈发狂放的李太白,仿佛彻底丧失了主导权。

……

“傅采林已被完全压制……”

张三丰一时难以置信眼前景象。

反复确认后,也只能遗憾承认。

“他的心神与剑势,皆随李太白而动。”

“已然失去自我,仿若对方傀儡。”

“照此发展,傅采林……必死无疑!”

……

“料敌失误,已是极大劣势。”

“局势尽入对方掌握,也是傅采林注定败北的关键。”

目光始终聚焦于高空对战的两位高手,不舍移开分毫。

盖聂轻叹一声。

“盖聂,既已预见结局,又何必叹息?”

祖龙问道。

“陛下,臣并非为傅采林之败叹息。”

盖聂摇头道。

“而是他此刻心神已被震慑。”

“即便李太白停手,他也难逃剑道魔障。”

“如此一来,傅采林唯一的归宿便是——”

盖聂稍作停顿,语气沉重。

“死!”

……

“不好!傅采林的内力已彻底紊乱,再这般下去,恐将走火入魔!”

高台之下,观战的跋锋寒等人察觉到傅采林的气息愈发紊乱。

然而无人敢轻举妄动,不仅因为这是两位顶尖高手的对决,更因他们深知,没人能毫发无伤地救下已濒临走火入魔的傅采林。

小主,

即便是跋锋寒、薛衣人这般自信剑术超凡之人,握着剑柄的手也时紧时松,犹豫难决。

……

“男儿百年且乐命,何须徇书受贫病。”

傅采林双目赤红,气息不稳,似胸口压着随时可能爆裂的重物。

李太白饮下一口酒,醉意朦胧的眼眸骤然凛冽。

“男儿百年且荣身,何须徇节甘风尘!”

伴随着青莲剑挥舞,一道血光冲天而起。

“喝啊!”

李太白的剑势如电,瞬间击溃傅采林所有攻势,将他的持剑右臂斩断落地。

傅采林惨呼一声,从高台坠落。

“大师!”

李世民匆忙起身。

“乃知兵者为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李太白手持青莲剑,巍然屹立高台,宛如风中孤莲,冷峻而从容。

见傅采林昏厥倒地,他微微摇头:“剑者,当有断然之心,不仅是斩断外物,更是斩断自身执念。”

"各怀心事,皆有执念。"

李太白立于高台之上,俯瞰众人,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仿若遴选猎物。

所有与他对视的剑客,无不心头一震!

就在众人猜测他会选谁作为下一目标时,李太白开口:"宝剑悬梁,何日龙吟!"

他轻轻一挥袖,青莲剑瞬间爆发出低沉而悠长的鸣响,似龙吟,又如战鼓。

"若有谁想与我李太白一战,不妨一同上来。"

片刻前,目睹傅采林被斩断臂膀、从高台摔下失去意识的一幕,众人尚在震惊。

此刻听闻此言,纷纷抬头注视着李太白,面露惊怒。

"狂妄至极!"

"李太白,即便你剑法超群,难道真以为独力可敌众人?"

在场剑客无不愤慨,李太白之言无异于对天下剑者的挑衅。

即便明知不如他,亦难以接受这般轻视。

跋锋寒霍然起身:"好!李太白,来便是!"

他抽出佩剑偷天,横指苍穹。

"李先生既如此自信,梅念笙只好前来讨教。"

梅念笙拔剑出鞘,指尖轻点剑身,乌黑的长剑随之发出幽长的颤音,宛如嗜血待发。

"李太白,我何足道原以为自称'昆仑三圣'已是极致傲慢,却未曾想今日得见更甚者。"

“谁承想,你竟比我还张扬。”

昆仑三圣何足道慢慢起身,摇头叹息,随后轻拍背后古琴,一柄剑如秋水般冷冽的神兵瞬间握于掌中。

“方才你与傅采林大师交手时,薛衣人虽深知自身剑境不及太白先生。”

“但今日,先生必定要为之前的大言不惭付出代价。”

随着众多剑客相继拔出兵刃,李世民听闻此言,震惊得几乎晕厥。

“诸位——”

刚下令将受伤的傅采林送走的李世民,尚未回神,又听到李太白这番话。

一向沉稳的李世民,此刻也不禁心乱如麻。

若连李太白也遭遇不测,大唐将面临两名顶尖剑客一死一伤的困境,局势对大唐极为不利。

然而,还未等李世民开口,跋锋寒等人已怒不可遏,打断了他的言语。

“陛下无需多言,这是李太白先生的选择。”

“我们应满足他的要求。”

话音未落,跋锋寒等十余位大宗师齐齐跃上高台。

李世民眼前一黑……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十几位大宗师释放的剑气,足以让常人痛不欲生,但李太白仿若无事,仰天长笑。

“一起上吧!”

……

“这李太白,莫不是疯了?”

陆小凤正与西门吹雪同行前往大唐,目睹此景,惊讶得瞠目结舌。

“西门吹雪。”

陆小凤拍拍他的肩,似已下定决心。

“我们还是回去吧。”

李太白未免太张狂了些,单枪匹马,怎敌过众多大宗师?

更何况,像薛衣人、跋锋寒这般绝顶剑客,实力丝毫不逊于他。

陆小凤内心清楚,自己虽不及李太白这般洒脱,但对自己的修为还是心中有数。

至少,他绝不会傻到去招惹十几个能与西门吹雪相提并论的高手。

"你觉得李太白会败?"

西门吹雪直视天空中的李太白,没有回应陆小凤的呼唤,反而反问道。

"什么?"

陆小凤脸上满是疑惑。

"这哪里只是输赢的问题,看看薛衣人他们的目光就知道了。"

"恨不得生吞了李太白啊!"

"今夜他能否活着,都是未知数!"

陆小凤暗忖,西门吹雪有时真是脑袋糊涂。

不过这话,他是绝不敢出口的。

"罢了罢了,我们不如回去,等赶到怕是人都没了,徒劳一场。"

陆小凤劝道。

西门吹雪摇了摇头。

"既然如此,我定要看完这场结局。"

"你...好吧。"

见西门吹雪执意如此,陆小凤只能重新坐下。

他有时真拿西门吹雪没办法。

...

"李太白疯了吗?"

在思过崖,见到李太白竟欲一人挑战十余位大宗师,风清扬不禁怒从心起。

小主,

先前还在夸赞李太白剑术的他,此刻已按捺不住心中的不满。

"前辈息怒..."

令狐冲急忙劝慰。

"李太白或许是想,若这些人轮番上阵耗其体力,他也未必撑不过去。"

“原来如此。”

风清扬听后,立刻又开始责骂令狐冲。

“糊涂虫!李太白是个傻子,你也一样愚钝顽固!”

“连傅采林那样的大宗师,都被他轻易击败。”

“除了薛衣人,你觉得还有谁能跟他过上十招?”

“李太白放着光明大道不走,偏要钻进死胡同。”

“他是不是个傻瓜!”

面对风清扬的怒斥,令狐冲尴尬地挠了挠鼻子,不敢多言。

……

“盖聂,你觉得李太白有多少胜算?”

听到李太白的豪言,祖龙先是一怔,随即露出几分欣赏。

“陛下,也许两三个人联手,李太白可以勉强获胜。”

“五六个的话,最多打个平手。”

“超过十个,他可能就会失败。”

“如果是十五个以上……”

盖聂犹豫片刻,最终还是说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