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生的事物,人们总是报以怀疑的态度,对于大哥的质疑,魏大山也见怪不怪。
村里人忙活了大半辈子,积攒下来的钱财,基本都是省下来的,但凡让他们花钱投资一点东西,就难免谨小慎微。
而等他们搞明白这个事情能赚钱之后,却发现,遍地都是,想要再加入赚钱,就变得十分艰难,反而白白浪费了钱财。
没过几天,林利民修建大棚的事情,也在红柳村里传的沸沸扬扬。
“利民,你这是要跟着魏大山走啊,这木耳,能生长出来吗?”
“那片鸟不拉屎的地方,别说木耳了,就是草都长不了多少,利民,你就不怕亏本啊?”
“谁说不是呢?听说你还跟信用社贷了款,到时候万一还不上,你可咋办?”
村里人就是如此。
自己不敢尝试的事情,当发现别人尝试之后,不鼓励也就罢了,还会第一时间站出来进行打击,仿佛只有大家都是普通人,各自心里才会平衡。
“我不怕!反正地是我家的,到时候大不了我养点牛羊养点鸡嘛!”
对于这些质疑,林利民也只是呵呵一笑。
既然决定了的事情,他就不再更改。
何况,魏大山在村里面闹腾快小一年了,谁见过他亏本啊?
且不说最近的鸡和兔子,每天都在往城里面送,就是之前的长毛兔刚刚运回来的时候,村里哪一个都不看好,可结果呢?
第一茬兔毛剪毛的时候,就一下子赚了五千块!
在林利民看来,跟着魏大山搞,亏本肯定亏不了,不过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只要这大棚种植出的木耳,赚的钱比儿子水牛给人修车赚得多,那他就没有白搞!
魏大山的养鸡场,最近往县城运送的鸡和兔,数量确实变得越来越多。
林秀峰每天除了运送鸡蛋之外,鸡和兔的数量,也已经从原来的二十只,增加到了三十只。
何永昌的饭店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对于这个需求量,魏大山心中也是暗暗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