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理事长,要不我们先不去会议室了,直接到各个科室转转,顺便看看服务窗口?我想先看看大家日常是怎么工作的。”
王丽娟一愣,这和她预想的流程不一样。但她不敢违逆,连忙点头:
“好的好的,听陈书记安排!”
陈匣便信步走向离得最近的维权科办公室。
办公室里,两个工作人员正对着电脑,一个在浏览网页,一个在玩扫雷。
看到突然涌进来一群领导,两人吓了一跳,手忙脚乱地关掉页面,站了起来,神色慌乱。
王丽娟脸色瞬间变得难看,狠狠瞪了那两人一眼。
陈匣仿佛没看见,走到办公桌前,随手拿起一份放在桌上的信访登记表,翻看着,和气地问:
“平时来找你们反映问题的残疾群众多吗?主要都是些什么问题?”
一个年纪稍大的工作人员紧张地回答:
“还……还行。主要是些政策咨询,也有反映补贴没到位、康复器具申请困难的……”
“处理起来流程复杂吗?一般多久能给群众答复?”
小主,
陈匣追问。
“这个……有规定的时限,我们尽量按时办结……”
工作人员回答得有些含糊。
陈匣点点头,没有深究,又转向墙上挂着的办事流程指南,仔细看了一会儿,指着其中一项问道:
“这个‘评残鉴定’环节,听说有时候等待时间比较长,群众有反映吗?”
王丽娟赶紧插话:
“陈书记,这个环节涉及医院和市里专家,不是我们残联能完全控制的,我们一直在积极协调……”
“嗯,理解,多部门协调确实不容易。”
陈匣表示理解,但紧接着又说。
“不过,我们残联作为残疾人的‘娘家’,还是要主动靠前,多替他们跑腿、协调,不能让群众觉得我们是在推诿。”
“是是是,陈书记说得对,我们一定改进!”
王丽娟连忙表态。
接下来,陈匣又走访了康复科、组联科等几个业务科室,都是突然进去,随机和工作人员聊几句,问的问题很具体,也很接地气。
比如“哪种康复器材使用率最高?”
“乡镇残联专职委员待遇怎么样,工作积极性高吗?”
让那些习惯了照本宣科汇报的科室负责人有些措手不及,回答得磕磕巴巴。
王丽娟跟在一旁,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僵硬,手心都有些出汗。
这个年轻的副书记不发脾气,不训斥人,但这种平静的、基于事实的追问,反而更让人感到压力。
最后,陈匣来到了服务大厅。
正值工作日,大厅里有些冷清,只有零星几个前来咨询或办理业务的残疾人和家属。窗口工作人员倒是都规规矩矩地坐在岗位上。
陈匣没有惊动工作人员,而是走向一位坐在等待区长椅上、看起来有六十多岁、衣着朴素的老大爷。
“大爷,您来办什么事啊?”
陈匣在他身边坐下,像拉家常一样问道。
老大爷看了看陈匣,又看了看他身后的一群干部,有些拘谨:
“我……我来问问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事,我儿子的补贴,这个月好像还没到账。”
“哦?之前每个月都按时到吗?有没有去银行查过?”
陈匣耐心地问。
“之前都挺准时的,就这个月没影儿。银行也查了,没有。我这腿脚不方便,来一趟县城不容易……”
老大爷叹了口气。
陈匣转过身,看向王丽娟和负责补贴发放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