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谈人事,谈干部

郑书记这是……要对临川的班子,进行某种程度的“微调”或者“加强”?

目的是什么?

是觉得刘航需要帮手?还是觉得需要引入外部力量进行制衡?或者两者皆有?

秦胜迅速判断,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郑书记用人,向来讲究平衡与制衡。

给能力强的干部压担子,同时也会注意防范“一言堂”和“土围子”现象。

向临川派挂职干部,既能给刘航输送新鲜血液和市里的资源视角,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观察哨”和“平衡器”的作用。

高明!

秦胜心中暗赞。

既体现了对刘航工作的支持,又含蓄地传递了市委的关切,还顺带锻炼了年轻干部。

一举多得。

“临川县确实是重点。”

秦胜立刻跟上郑仪的思路。

“刘航同志能力突出,临川发展势头猛,任务重。选派得力干部去挂职,既能支援一线,也能让干部本人得到很好的锻炼。”

“郑书记,您有没有具体的人选考虑?”

秦胜试探着问道。

这才是关键。

派谁去,直接关系到郑书记的真实意图。

郑仪放下茶杯,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说出了那个他昨晚就已经确定的名字。

“政策研究室的陈匣同志,你觉得怎么样?”

陈匣?

秦胜对这个名字有印象。

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年轻,理论水平高,文字功底好,是“新明州建设”纲要的主要执笔人之一。

为人低调务实,原则性强,风评不错。

曾经在乡镇挂职过,对基层不算完全陌生。

派陈匣去临川挂职副书记?

秦胜快速评估着这个人选。

从资历和能力上看,陈匣担任县委副书记(挂职)是合适的。

他来自政策研究部门,宏观视野和理论功底是他的优势,可以协助刘航更好地把握发展方向,提升工作的系统性。

他作风正派,原则性强,有助于促进临川班子的规范化建设和作风转变。

他相对超脱的立场,也便于他客观观察和反映情况。

更重要的是,陈匣是郑书记亲自点的将!

这说明郑书记对陈匣是赏识和信任的。

派他去,就是代表郑书记的意志。

秦胜几乎瞬间就领会了郑仪的全部意图。

“陈匣同志是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秦胜立刻表态,语气肯定。

“他理论功底扎实,视野开阔,作风严谨,原则性强。派他去临川挂职副书记,既能给临川班子带来新的思路和活力,也能让陈匣同志在基层一线得到全面锻炼,是非常好的安排!”

郑仪满意地点了点头。

秦胜果然是个明白人。

“既然你也觉得合适,那就抓紧操作。”

郑仪开始交代具体事项。

“挂职时间暂定一年。”

“主要职责是协助刘航同志抓好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同时参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特别是要关注和推动‘新明州建设’在临川的落地落实。”

郑仪特意强调了“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