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一名被俘后经过教育、表示愿意归降的异族士兵(名叫阿木尔,意为安宁)站了出来,用生硬的汉语表示愿意带路,并协助骗过敌人。他原本就是附近一个小部落的人,因战乱被征召,对勃尔斤的暴政早有不满,亲眼目睹汉军的勇武和耿弇的将领气度后,心生折服,加之耿弇一直以怀柔政策对待俘虏,使他最终决定弃暗投明。
耿弇盯着阿木尔看了片刻,风险极大,但这或许是唯一的机会。他拍了拍阿木尔的肩膀:“好!阿木尔,若此事成,你便是我汉军功臣,我耿弇的兄弟!”
于是,一支由三百“异族骑兵”组成的特殊队伍,在皑皑白雪中出发了。耿弇亲自带队,阿木尔作为向导和“台词指导”走在最前面。
风雪虽减弱,但依旧提供了绝佳的掩护。他们在雪原上艰难跋涉,依靠阿木尔的指引,避开大道,专走小路,向着一个阿木尔所知、储存着部分军粮物资的中型部落摸去。
途中,果然遇到了几股异族的巡逻队。每次,都由阿木尔上前,用熟练的本族语言应答,谎称他们是某某部落的部队,奉命执行特殊任务或追击小股汉军溃兵。耿弇等人则低头掩面,故作疲惫不堪状。大雪和“自己人”的装扮以及阿木尔镇定自若的表演,成功骗过了一波又一波的盘查。
甚至有一次,他们遇到了一名异族的千夫长带队。阿木尔依旧沉着应对,甚至故意抱怨了几句天气和军务,表现得天衣无缝。那千夫长并未起疑,只是催促他们尽快完成任务归营,便带人离开了。
每一次成功过关,都让耿弇和汉军士兵们捏一把汗,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信心。
终于,在天黑前,他们抵达了目标部落的外围。这个部落依着一片避风的山坡而建,帐篷顶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只有零星几个哨兵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地巡逻,大部分人都缩在温暖的帐篷里。部落外围简单的木栅栏,在大雪中形同虚设。
耿弇仔细观察片刻,心中已有定计。
他留下大部分人隐蔽待命,自己只带着阿木尔和十几名最机警的士兵,大摇大摆地走向部落入口。
“什么人?!”哨兵警惕地喝问,举起了弓箭。
阿木尔上前,又是一套早已编好的说辞:“我们是特勤帐下的传令兵!有紧急军情需见你们首领!快开门!冻死了!”他的语气带着不耐烦和优越感,完美符合“上面来人”的姿态。
哨兵见他们衣着无误,口音纯正,且人数不多,不敢怠慢,连忙打开了简陋的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