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大浪湾道一号那间比普通人家客厅还大的衣帽间里,堆满了各大奢侈品牌的购物袋,像一座五彩斑斓的小山。王桂兰坐在那堆“小山”前,半天没说出话来,最后只是拉着林月娥的手,眼圈红红地念叨:“月娥啊,妈这辈子,没穿过这么好的衣裳……青山这孩子,在外面得吃了多少苦,才挣下这份家业啊……”
第四天,陆青军要走了。
启德机场的私人停机坪上,那架飞往伦敦的湾流飞机已经整装待发。
“哥,那我走了。”陆青军穿着一身在港岛新做的手工西装,整个人显得精神挺拔,但眼神里还是带着一丝即将独自闯荡世界的紧张。
“嗯。”陆青山拍了拍他的肩膀,替他理了理领带,“到了伦敦,先去找李治安。记住我跟你说的话,西装是你的盔甲,别怕花钱,但更要动脑子。多看,多听,多想,少说话。”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要是钱不够花,就去找那个姓罗斯柴尔德的,跟他说,让他赞助一下华夏有为青年的欧洲考察学习之旅,他会很乐意的。”
陆青-军听得一愣一愣的,最后重重地点了点头。
一家人站在舷梯下,看着陆青军和阿虎几人,一步步走上飞机,在舱门口回头挥手,直到舱门关闭,飞机滑跑、起飞,最终消失在云层里。王桂兰的眼泪又没忍住,掉了下来。
送走了陆青军,接下来的行程变得务实起来。
王玉云按照陆青山的意思,联系了华人商会的几位大亨,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考察学习”。
他们去了包成刚的集装箱码头。当陆青原站在高高的控制塔上,看着下方那如同巨型积木般被吊起、运走的集装箱,看着一艘艘万吨巨轮停靠在港口,看着码头上排成金属长龙的车队时刻不停地将货物运进运出,他那张一向沉稳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难以言喻的震撼。
他仿佛看到了星汉集团在国内的未来。山湾村的罐头、饮料,正定县的粮食,全国各地的特产……都将通过这样的方式,汇入京城,再流向全国,甚至全世界。他脑海里那张模糊的,关于国内物流网络的蓝图,在这一刻,变得无比清晰。
他们又去了郭东英旗下最高档的购物中心。陆红和陆芳就像两个最好学的学生,拉着商场总经理,从店铺的布局、灯光的运用,问到会员的管理、品牌的引进,恨不得把人家几十年的经营经验都掏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们终于明白,二弟口中“国际一流的商场”,到底是什么样子。这不光是卖东西,这卖的是一种体验,一种服务,一种生活方式。这对于她们即将要在全国铺开的星汉特产集市和星汉酒店,有着醍醐灌顶般的启发。
连陆青河这位副县长,在参观了李兆隆旗下的几个大型居民社区后,都陷入了沉思。他看到了商业地产与城市规划、民生服务之间,那种紧密而高效的结合。
这两天的行程,如同一场疾风骤雨,冲刷着陆家每个人固有的认知,又像一颗颗饱满的种子,在他们心里种下了对未来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