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些国家的消费需求增加了我相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人类的权利,要过上好日子,就会消耗更多的粮食。
但是将责任推给不开口的人同样不道德,这些国家的消费需求增加了多少,他们本国的粮食产量增加了多少,有过权威数据统计吗?你们不会在办公室玩猜测游戏吧?”
“怎么会,我们都是引用权威媒体的数据。”
“太阳报这样的权威媒体?”
“呃,不是……”
贺正诚也没有为难,有些事情想要展开就太大了,比如2008年《印度时报》说米国人均粮食消耗量1046公斤,而印度只有179公斤,也不知道对不对,反正中国统计年鉴上显示2007年国内粮食总产量超5亿吨,按照132亿人口计算,人均拥有约380公斤。而到了2012年世界人均粮食拥有量为3217公斤。
这个时候欧美各国媒体都将粮食危机的责任推给中印等国,哎,只能说无耻的媒体一直都无耻,人家这是有传承的。
欧美的媒体一直将自己塑造成道德典范,不仅欺骗了不少第三世界包括国内的公知,还让自己国家的国民也信以为真,所以啊,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就能够有解释了。
贺正诚多次将话题转移到弘毅的专业性上,其实是做了一些让步,纠缠在全球粮食危机到底是谁的责任并不能解决问题,他也不想成为华夏文化在欧美的代言人,那太傻了。只有硬实力强大了,他们才可能接受现实,从而主动了解事实真相,就和国内强大了,许多人开始瞧不起越南和印度等不发达国家一样,人性都是相通的,大家都不高善。
英伦的媒体果然忘记了生物柴油引发粮食危机,开始盛赞弘毅集团:“这是21世纪以来,香江最大的奇迹。”
如果是次贷危机之前或者之后,贺正诚或许会欣然接受,但他知道金融危机的爆发,人们对金融投资机构充满了厌恶,以至于后来爆发了占领华尔街运动,他可不想将自己绑定在弘毅,于是让自己的形象管理团队开始介入。
“亚洲金融危机席卷香江,让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改变了人生,这次米国的次贷危机爆发,又将改变谁的人生呢?”
“香江最成功的金融机构背后,一个男人的逆袭。”
“贺正诚,硅谷最成功的风投,香江最成功的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