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肩王和摄政长公主曾说这次科举进士人数较往年增加五倍。
往年最多也就两百人。
这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最终金榜题名的将是一千人左右。
怎么会多出那么多?
而且现在天下间谁不知道,并肩王从不按照常理出牌。
殿试时搞不好还有筛选,不可大意啊!
数日后。
天下瞩目的殿试在金銮殿前的空旷地带举行。
百官皆至,贡士云集。
赵安和萧宁并肩而坐,还是一个穿戎装,一个穿宫袍。
小主,
经过六部历练,愈发成熟稳重的东方绮朗声道:“摄政长公主和一字并肩王在上,百官就座,诸位贡士请按抽取的编号出列答题,时间为这沙漏之中的沙子漏完为止(一分钟)。今年殿试的考题为如何农商并重,农商大兴!并肩王已在推行的不准再提,还要言之有物!”
农商并重!
这一看就是并肩王的意思。
他拿这当考题,当真闻所未闻。
这是有意将商贾的地位给拔高到空前的高度啊!
而且要求委实苛刻。
并肩王为了农商大兴,一直在推出各种举措。
现在让贡士们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作答,还不得说已经在施行的,要比会试时的时务策难多了。
“挖坎儿井、改良盐碱地、圩田、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大江和大河黄金通道……”
第一个贡士走马观花似的理了一下后,便慌忙出列,看到沙子漏得是越来越快,他的大脑几乎一片空白。
当沙子快漏完了,他才磕磕巴巴道:“历朝对商贾衣着的限制太多,数百年以来虽逐渐放宽,但还应更进一步……”
“时间到!”
东方绮沉声道:“有请下一位贡士。”
“……”
贡士们见状,无疑更紧张了。
这所给的时间比他们预想中的还要短。
想要言之有物,就应该有所侧重。
一旦面面俱到,反而会变成夸夸其谈。
而且他们这相当于献策。
策略势必也会分三六九等。
放宽商贾服饰的限制,一看就很一般。
他们还需多花心思啊!
贡士们一个接着一个出列。
速度很快。
百官听得很认真,同时也有一个考评组在打分。
赵安和萧宁手头也有名册,听到出彩的,也会做标注。
缘于贡士人数太多了,耗时至少一天一夜。
用膳皆由宫中安排。
贡士如厕也有兵卒陪同,不准他们接触外人,更不准交头接耳。
他们全都预感到,这殿试很有可能会淘汰一些人,谁也不敢松懈。
时间仿佛过得特别慢。
当马拉松式的殿试终于结束时,百官和贡士们都很疲惫。
赵安却依然龙马精神。
他站起身走到贡士中间道:“本王给你们献策的时间是很短,考的既是你们能否一针见血地献策,也考你们的应对能力、论述能力和取他人精华,摒弃糟粕的能力。”
“这些综合起来,会有一个打分。而你们会试,同样也有打分,这两者的打分会加起来,本王会让人拟定一个金榜排名。”
“但最后张榜的排名还需将你们往日的德行考虑在内,本王早已让锦衣卫和踏白军联手,到各地对你们的德行进行了一个摸底,德行有亏的,哪怕在拟定的金榜之中,也会被剔除!”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摸底德行?
这同样是从未有过的啊!
有些贡士瞬时慌乱了。
萧宁亦是站起身道:“本宫和并肩王都觉得,选拔官员当德才兼备,空有才华,德行却有亏,难走长远,而且容易祸害一方!”
“你们之中曾有人结交倭寇;有人中了举人便抛妻弃子,攀附权贵;有人横行乡里,作威作福;有人还曾坑蒙拐骗……这样的人又怎可为官?”
“并肩王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善小不为,不断作恶,不修己身,又如何成为栋梁之材?”
赵安说这叫作入仕之前的“政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