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真假世子关我什么事25

陆长安给出的利益能打动他们吗?那可太能够了啊!

衢县的地理位置很好,处在开州府和京城的必经之路上,只是如今陆路到底不如运河繁华。

所以衢县就相当于是守着矿山找石头,不是眼瞎,而是认知里不知道那就是矿山,不具备资源整合的理念。

陆长安的话,就像是戳破了笼罩在他们头顶的一层布,原来想要老百姓都吃饱,多攒些钱,除了种地还能有别的的办法啊。

至于说县衙会不会先答应,到时候再甩开陆长安,毕竟民不与官斗。

对此陆长安不担心,黄豆酱的秘方被她牢牢握着,陆承文也已经是举人了,有了当官的资格,且现在还被府学推荐,去开州衙门当了临时工,但凡是个有脑子的,都知道要维系好关系。

能做到一县父母官的人,那都是脑子成了精的。

要是真遇到不长脑子的人,陆长安也不介意,用棍子帮对方打出一副狗脑子。

而且,对于饱读圣贤书,出仕为父母官的读书人来讲,也不会各个,都是蝇贪蚁腐之辈。

为治下百姓谋福利,让老百姓吃饱穿暖,才是他们的初衷。

衢县的知县姓温,外放的第一个地点就是衢县,从县丞升到县令,这么多年对衢县的感情不可谓不深。

因此在衙门商议时,他就毫不避讳地说:“开州乱了那么多年,尽管有了这几年的休养生息,朝廷还减免了一些赋税,但能一天吃三顿饭的老百姓还是很少。多挣几十个铜板,就能多吃饱几顿饭,每年也能多养活几个孩子,到时候上官要是问罪,本县一人承担便是。”

县衙众人都连忙出言,县丞就说:“不至于问罪,到时候治下百姓过得好了,没准州府还得表彰咱们呢。陆举人的女......”

温知县出声直接截断了他的后半句话:“陆举人家的女公子,的确是聪明过人,且还有仁心。”

众人都明白了知县话里的意思,倒也没有不长眼的出来嚷嚷。

事情进展的很顺利,温知县指派了自己的心腹典吏,外加出身本地的县尉,和陆长安一起开始操持。

典吏是管钱的,县尉是维护治安的,陆长安是管事的,三人分工合作,没几天就确定好了工坊的搭建地。

陆长安指着城外靠近官道的空地,对几位县官说:“把工坊建在这里,一是用水方便,这里靠着渭水,我都找人看过了,能打出好几口井。二来,靠近官道,来往运输方便,又能节约了成本。”

县尉不解道:“那为什么不建在挨着开州府的城门外呢?那里离着府城还更近。”

陆长安嘿嘿笑了一声:“那当然是为了方便以后进京做买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