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七年,十二月末
在白水县大肆开展轻工业和练兵的时候,陕西,山西,河南各地的灾民已经开始商量如何应对朝廷的苛税了。
由于这个冬季矿山的工作并没有停下来,所以硝石产量很高。
第二民团,哦现在叫白水县三营,
已经开始实弹练习了。
再有一个月就要过年了,这边有七八万人的吃喝要安排,李冰除了买粮食外很少再回去了。
当稳定下来的日子格外的平静,转眼间就要过年了。
可是总有人要打破这点宁静。
“大人,我们抓住了一个叛徒!”
“对,叛徒!”
“……”
一众白水县百姓押着一个长衫青年进了县衙。
李冰看着百姓们,问道:“此人干了什么事情?”
台下又吵了起来。
一个老头喝住众人:“我发现的我来说!”
众人这才停止说话。
老头崇拜的看着李冰:“李大人,老汉是城南开客栈的,这个李秀才来我客栈吃饭,嘴里不停地嘀咕着要举报大人您。”
“我这一看,敢找大人您的不是,这小子不是叛徒谁是?我就联合顾客们把他抓来了!”
“还在他包里找到了写好的信!只可惜我们几个人识字不多…”
刘一刀接过信交给李冰。
撕开信封,看到里面的内容
[赵旗官,我是李秀才,几月不见,甚是想念。闲话少叙,我观白水县知县李冰,包藏反心,私自募兵,公然反大明律,亦有物证…]
物证正是之前李冰用来招募士兵时的测试问题。
额,对秀才来说确实有些大逆不道了。
李冰饶有兴趣的看着李秀才。
“赵旗官?锦衣卫吗?”
李秀才也是硬气:“你个狗官,食君俸禄,却不替君分忧,反而要造反?”
李冰也不生气:“那你说说我拿谁的俸禄了?”
其他看热闹的人也问道:“对啊,李大人拿谁的俸禄了?”
“你真是个白眼狼,李大人来之后我们都没饿死过人!”
也是,自从李冰来这白水县之后,没人给一点俸禄,他也没有收取赋税,反而拿出粮食赈灾帮百姓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