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血色法则

坠入菌毯后的第三天,我们在这个诡异的生物舱里建立起临时营地。林小夏用银针在肉壁上划出隔离区,荧光血液凝固后形成半透明的薄膜,像极了老式蚊帐。

"清晨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了木制餐桌上,一份看似简单却又充满神秘色彩的早餐摆在了面前。“喏,尝尝这个。”她微笑着将手中烤得焦黄的菌菇轻轻递了过来,那诱人的色泽仿佛散发着独特的香气。

“这可是从消化腺边缘采摘来的哦,富含大量的蛋白质呢!不过……它的味道嘛,有点像过期的酸奶。”她俏皮地眨眨眼,解释道。

我小心翼翼地接过菌菇,仔细端详起来。就在这时,我的目光被她包扎伤口的手法吸引住了。只见那洁白的绷带上,几根细长的银针巧妙地固定着,而打结的方式竟然与三年前在亚马逊雨林中救过我的那个蒙面人的如出一辙!

此时,屏幕上飘过了几条有趣的弹幕。[ID 美食家]留言说:“哇塞,这吃播怎么突然画风就变啦?” [ID 医学生]则惊叹道:“天哪,林博士这包扎手法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古中医‘金针渡穴’吗?太厉害了吧!”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林小夏不慌不忙地从那件精致的旗袍暗袋里摸索出一个小巧的铁盒。打开盒子,里面装满了已经晒干的蒲公英。“把这些拿去泡茶喝吧,”她一边低头继续摆弄着手中的银针,一边轻声说道,“可以有效缓解尸蟞幼虫引起的排异反应哦。”

我看着她熟练地烧水泡茶,突然想起爷爷生前也爱喝蒲公英茶。老人总说这是"戍卫者的药",现在想来,或许他早就知道些什么。

午后的阳光透过透明的舱顶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落在那张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菌毯之上。林小夏小心翼翼地将她的装备一一取出并铺展开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闪烁着冷光的银针,它们整齐地排列在一起,仿佛等待着被赋予生命一般;接着是一把锋利的柳叶刀,刀刃在阳光下反射出令人胆寒的光芒;然后是几个小巧玲珑的瓶子,里面装满了五颜六色的粉末,散发出神秘的气息;最后,一支骨笛静静地躺在那里,它通体洁白如玉,上面密密麻麻地刻满了基因编码,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当林小夏仔细地整理这些物品时,我发现她的手指总是不自觉地轻轻摩挲着骨笛上的一个符号。这个符号看起来像是某种古老文字,线条流畅而优美。终于,她察觉到了我的注视,微笑着解释道:“这是甲骨文的‘家’字。”她的眼神变得温柔起来,继续说道:“这是我父亲亲手刻上去的,他曾经对我说过,只要我能够学会吹奏这支骨笛,他就会带着我一起去看一看那真正浩瀚无垠的星空。”

听了她的话,我不禁想起了自己身上所携带的那枚青铜钱币。于是,我从口袋里摸出这枚已经有些磨损的古币,递给林小夏看,并指着背面那些模糊不清的纹路对她说:“我爷爷也告诉过我,这上面的纹路其实就是打开家门的钥匙。”

说完这句话后,我们两人相互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露出了会心的笑容。然而,很快这份短暂的欢乐便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默所取代。整个生物舱内弥漫着一股宁静而诡异的氛围,只能听到类似于心跳般有节奏的律动声在耳边回响。与此同时,舱室内部肉壁上纵横交错的血管网络开始忽明忽暗地闪烁起来,犹如老式电影院门口那不断变换色彩的霓虹灯一般。

傍晚时分,林小夏用银针在菌毯上画出简易地图。"根据血管网络的走向,"她指着某个节点,"这里可能是通往控制室的捷径。"

我看着她专注的侧脸,突然想起大学时选修的《殷商文明》。教授说甲骨文是最早的导航系统,现在看来,或许真是某种高科技产物。

夜幕降临时,生物舱内的温度骤降。林小夏从背包里取出件旧毛衣披上,我认出那是三年前亚马逊科考队的制服。

"冷吗?"她递来半件毛衣,"这是用变异蜘蛛丝织的,保温效果不错。"

我们并肩坐在菌毯上,看着肉壁血管网络如极光般变幻。她轻声哼起一首民谣,曲调竟与青铜祭坛的编钟声出奇地契合。

"这是我母亲教的,"她将头靠在我肩上,"她说这是三千年前的摇篮曲。"

就在这时,尸蟞幼虫突然剧烈抽搐。我的视网膜上浮现出新的甲骨文警告:

【警告:基因锁即将开启】

林小夏迅速取出银针:"放轻松,这只是正常的记忆回溯。"

当针刺入太阳穴的瞬间,我看见了童年时的庭院:爷爷在石桌上摆弄青铜器,父亲在角落里接听加密电话,而年幼的我正用树枝在地上临摹甲骨文...

"记住这种感觉,"她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这是你的根。"

弹幕突然被血色覆盖:

[系统公告]:参赛者韦不凡触发「血色法则」

肉壁渗出荧光血液,在空中凝结成殷商甲骨文。我们相视一眼,同时握紧了武器——安逸的日常结束了,但至少这一刻,我们找到了并肩作战的理由。

坠入菌毯后的第三天,我们在这个诡异的生物舱里建立起临时营地。林小夏用银针在肉壁上划出隔离区,荧光血液凝固后形成半透明的薄膜,像极了老式蚊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