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下重饵

崇祯九年二月。

熊文灿招安的晏匪。

自从第一批无缝枪管运达京师。

后续两个月的枪管,就没了音讯。

到富池口镇索要枪管的明廷官员,就连对接人都寻不到。

这批送到京师的无缝枪管,得到军器局与兵仗局的好评。

时不时上书崇祯,要求增加枪管数量,或获取枪管制作秘方。

崇祯也知道晏羽接受招安。

不过是拖延时间,到长江以北发展地盘与人口。

对于熊文灿能成功招安西乡山匪,并让西乡山匪几千主力渡江北上,崇祯很满意。

眼下就是要让晏匪与流寇主力,创造一个相遇的机会。

从而促成晏匪与流寇拼命,消耗流寇与晏匪的实力。

至于操控晏匪的最好人选,莫过于熊文灿。

崇祯调卢象升为宣大总督,启用熊文灿为五省总大臣。

因为晏羽的出现。

卢象升与熊文灿的任命轨迹,比历史上提前了大半年。

熊文灿走马上任后。

便召集各路围剿流寇的官兵,在凤阳召开剿寇大会。

铜鼓营千户晏羽,也在相邀的将领名单之上。

一来晏羽的实力最强。

二来铜鼓营属于江西,还真不属于他熊文灿的直系属下。

用相邀的名字,也没有问题。

只是!

这剿寇大会都开完了,也不见晏羽来参与。

反而是左良玉,气冲冲找到熊文灿。

面对一脸愤怒的左良玉。

熊文灿问道:“左总兵何故如此气愤?”

左良玉回道:“总理大人,哪个狗屁华夏人民军,可是你招安的?”

“什么人民军,本官招安的西乡山匪,现在是铜鼓营千户。”

“呵呵!总理大人何不到黄州府去看看,那群山匪还打着华夏人民军的旗号。”

“这事本官早已知晓,本官已向晏千户多次去信,催促他更换旗号。”

“如此不服管教的山匪,要不要左某出面,为总理大人驯化一番。”

左良玉怎么会突然关心起晏匪了?

这个无利不起早的主,能有这么好心?

熊文灿问道:“左总兵与那晏千户,可是有什么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