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正契合孙大圣的奇妙本领。他将从妖怪那儿得来的真宝贝藏在袖中,暗自欣喜道:“这妖怪费尽心机抓我,简直就是水中捞月;老孙我若要擒住他,就如同火上弄冰,轻而易举。” 他怀揣着葫芦,小心翼翼地溜出洞门,显出本相,厉声高喊道:“妖怪,快开门!” 旁边的小妖被吓了一跳,问道:“你又是何人,竟敢在此大声叫嚷?” 行者答道:“快去通报你家那老妖怪,我乃行者孙是也。”
小妖急忙跑进洞里报告:“大王,门外有个叫行者孙的来了。” 老魔大惊失色道:“贤弟,不好了!这下把他们一伙人都引来了!幌金绳正拴着孙行者,葫芦里还装着者行孙,怎么又冒出个行者孙?想必是他的几个兄弟都来了。” 二魔却镇定自若地说:“兄长莫慌,我这葫芦能装下一千人呢。才装了一个者行孙,还怕什么行者孙!待我出去瞧瞧,一并把他装进来。” 老魔叮嘱道:“兄弟,可要小心行事。”
你瞧那二魔拿着个假葫芦,如同上次一般,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门,高声喝道:“你是哪里人,竟敢在此吆喝?” 行者说道:“你竟不认得我?我家在花果山,祖居水帘洞。只因大闹天宫,许久才平息争斗。如今有幸脱离灾祸,放弃魔道,皈依佛门。遵奉教义前往雷音寺,求取真经以归正道。却在此遇见你们这些野蛮妖怪,还施展神通。快还我大唐圣僧,让我们西行参拜佛祖。咱们两家就此罢手,各走各的平安路。休要惹得老孙发怒,否则叫你性命不保!”
那妖怪说:“你且过来。我不与你打斗,但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 行者笑道:“你叫我,我就答应。我若叫你,你敢答应吗?” 妖怪说:“我叫你,是因为我有个宝贝葫芦,可以装人。你叫我,又有什么东西?” 行者道:“我也有个葫芦。” 妖怪说:“既然有,拿出来让我瞧瞧。” 行者从袖中取出葫芦,晃了晃,又赶紧藏回袖中,生怕妖怪来抢。
妖怪见了,大为震惊,心想:“他的葫芦是从哪里来的?怎么和我的一模一样?…… 就算是一根藤上结的,也该有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怎么会这般毫无差别?” 于是,他正色问道:“行者孙,你那葫芦是从哪里来的?” 行者其实并不清楚葫芦的来历,灵机一动,反问道:“你那葫芦是从哪里来的?” 妖怪以为行者说的是实话,便将葫芦的来历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我这葫芦,是混沌初开、天地辟裂之时,有一位太上老祖,化身为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人间世界。补到乾宫夬地时,在昆仑山脚下,见到一缕仙藤,上面结着这个紫金红葫芦,这便是老君留下,一直流传到如今的。” 大圣听了,顺着他的话说道:“我的葫芦,也是从那里来的。” 妖怪问:“何以见得?” 大圣说:“自天地初开,天不满西北,地不满东南,太上道祖化身为女娲,补全天缺,行至昆仑山下,有根仙藤,藤上结有两个葫芦。我得到的是雄的,你那个是雌的。” 妖怪说:“别说什么雌雄,只要能装人的,就是好宝贝。” 大圣道:“你说得也对,我就让你先装。”
妖怪十分高兴,急忙纵身跳到空中,拿着葫芦,大喊一声:“行者孙。” 大圣听了,一口气连着应了八九声,可葫芦却怎么也装不了他。妖怪落下来,气得直跺脚、捶胸口,说道:“天啊!都说世情不变,没想到这宝贝也怕‘老公’,雌的见了雄的,就不敢装了!” 行者笑道:“你先收起来,轮到老孙叫你了。” 说着,他纵筋斗跳起来,将葫芦底儿朝天,口儿朝地,对着妖怪,喊道:“银角大王。” 那妖怪不敢不应,只得答应了一声,瞬间就被装了进去。行者赶忙贴上 “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 的帖子,心中暗喜:“我的好宝贝,今天也让你尝尝新!”
他按落云头,拿着葫芦,一心只想着救师父,便又朝着莲花洞口走去。山上道路崎岖不平,而且他又是个罗圈腿,一拐一拐地走着,晃得葫芦里 “漷漷索索” 直响。你道为何会有响声?原来孙大圣的身体经过锤炼,一时半会儿难以被化掉;而那妖怪虽说也能腾云驾雾,但不过是些法术,终究是凡胎未脱,进了宝贝里很快就被化了。行者还以为妖怪没那么快化掉,笑道:“我那宝贝儿子,不知道是在里面撒尿呢,还是在漱口,这都是老孙我以前干过的事儿。不到七八日,化成稀汁,我也不揭开盖子看。—— 急什么呢?有什么要紧的?想想我出来得这么容易,就该千年不看才好!” 他一边拿着葫芦,一边说着话,不知不觉就到了洞口,又摇了摇葫芦,响声更大了。他说:“这声音就像算卦用的竹筒响,倒正好可以用来算卦。老孙我来算一卦,看看师父什么时候才能出洞。” 只见他手里不停地摇着葫芦,嘴里不停地念叨:“周易文王、孔子圣人、桃花女先生、鬼谷子先生……”
小主,
洞里的小妖看到这一幕,赶忙报告:“大王,不好了!行者孙把二大王爷爷装在葫芦里算卦呢!” 老魔听了,吓得魂飞魄散,浑身瘫软,“扑” 的一声跌倒在地,放声大哭道:“贤弟啊!我和你私自离开上界,下凡来到尘世,本指望能共享荣华,永远做这山洞的主人,怎料到因为这和尚,害了你的性命,断了我手足之情!” 满洞的群妖也跟着一起痛哭起来。
猪八戒吊在梁上,听到他们一家子都在哭,忍不住喊道:“妖怪,你们先别哭,听老猪给你们讲讲。先来的孙行者,接着来的者行孙,后来的行者孙,这三个名字反复变化,其实都是我师兄一人。他有七十二般变化,施展法术进来,偷走了宝贝,还把你们二大王装了进去。你们二大王已经死了,别这么哭丧了,赶紧刷净锅灶,准备些香蕈、蘑菇、茶芽、竹笋、豆腐、面筋、木耳、蔬菜,把我们师徒请下来,给你们二大王念一卷《受生经》。” 老魔听了,心中大怒道:“都说猪八戒老实,原来这么不老实!他居然还拿我们寻开心!” 于是,他吩咐小妖:“先别哭了!把猪八戒解下来,蒸熟了,等我吃饱了,再去捉拿孙行者报仇。” 沙僧埋怨八戒道:“看吧!我让你别多嘴,多嘴的要先被蒸着吃了!” 八戒听了,也有些害怕。这时,一个小妖说:“大王,猪八戒不好蒸。” 八戒连忙道:“阿弥陀佛!是哪位兄弟积德呀?确实不好蒸。” 另一个小妖说:“把他的皮剥了,就好蒸了。” 八戒吓得连忙改口:“好蒸!好蒸!皮骨虽然粗糙,可汤一滚就烂。行!行!”
正在吵闹时,只见前门外一个小妖跑进来报告:“行者孙又在门口叫骂了!” 老魔又大惊道:“这小子也太目中无人了!” 他下令:“小的们,先把猪八戒照旧吊起来,查查咱们还有几件宝贝。” 管家的小妖说:“洞里还有三件宝贝。” 老魔问:“是哪三件?” 管家的回答:“还有七星剑、芭蕉扇和净瓶。” 老魔说:“那瓶子没用,本来是叫人,人应了就能装,结果口诀被孙行者学去了,反倒把自家兄弟装了进去。别用它了,放在家里。快把剑和扇子拿来。” 管家的立刻将两件宝贝献给老魔。老魔把芭蕉扇插在后衣领上,提着七星剑,又点齐大小群妖三百多名,让他们一个个手持枪棒,准备厮杀。老魔自己则戴上头盔,穿上铠甲,披上一件赤焰焰的丝袍。群妖列好阵势,准备捉拿孙大圣。而孙大圣早已知道二魔被化在了葫芦里,他把葫芦紧紧拴好,系在腰间,手持金箍棒,严阵以待。只见那老妖举着红旗,威风凛凛地跳出门来。他是怎么打扮的呢?
头上的盔缨光芒闪耀,腰间的带子五彩斑斓。身上穿着龙鳞般的铠甲,外面罩着一件红袍,如同烈火燃烧。圆溜溜的眼睛闪烁着电光,钢针般的胡须随风飘动,好似浓烟。手中轻轻提着七星宝剑,芭蕉扇半遮着肩膀。行动起来如同流云离开海岳,声音如同霹雳震撼山川。威风凛凛,气势压过天将,愤怒地率领群妖出洞。
老魔急忙命令小妖摆开阵势,骂道:“你这猴子,太无礼了!害我兄弟,伤我手足,实在可恨!” 行者骂道:“你这找死的怪物!你一个妖精的性命舍不得,可我师父、师弟,连马四个生灵,平白无故地被吊在洞里,我怎么能忍心?情理又怎能说得过去!快快把他们放出来还我,再多给些盘缠,欢欢喜喜地送老孙上路,我还饶你这老妖一条狗命!” 那妖怪哪里肯听,举起宝剑,当头就砍。大圣挥舞铁棒,举棒相迎。这一场在洞门外的厮杀,真是精彩!
金箍棒与七星剑相互碰撞,霞光如同闪电般耀眼。悠悠的冷气袭人,令人胆寒,荡荡的昏云遮蔽山岭。那妖怪因为手足之情,毫不留情;大圣则为了取经的师父,丝毫不让。两家各怀仇恨,每一次交锋都充满怒火。只杀得天昏地暗,鬼神震惊,日色黯淡,烟雾浓重,龙虎争斗。大圣咬牙切齿,眼中好似要喷出火来;妖怪也怒目圆睁,射出金光。一来一往,两人尽显英雄本色,不停地挥舞着棒与剑。
老魔与大圣战了二十回合,不分胜负。老魔将剑梢一指,喊道:“小妖们,一起上!” 那三百多个妖精一拥而上,把行者围在中间。好大圣,毫无惧色,挥舞着金箍棒,左冲右突,前挡后遮。那些小妖也都有些手段,越打越勇,如同绵絮缠身一般,搂腰扯腿,不肯后退。大圣有些慌张,急忙使出身外身法,从左胁下拔了一把毫毛,嚼碎后喷出去,大喝一声:“变!” 一根根毫毛都变成了行者。你看,高的使棒,矮的抡拳,最小的没地方下手,就抱着妖怪的腿啃筋。把那些小妖打得四散奔逃,他们齐声喊道:“大王啊,大事不妙!太难了!满山遍野都是孙行者啊!” 这身外法把群妖打得节节败退,只剩下老魔被困在中间,被赶得东奔西跑,找不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