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古风一首为证:
大鹏久伏北溟里,海运抟风九万里。
丈夫按剑居蓬蒿,时间谈笑鹰扬起。
县官失政群臣妒,天下黎民思乐土。
壮哉一百八英雄,任侠施仁聚山坞。
宋江意气天下稀,学究谋略人中奇。
折馘擒俘俱虎将,披坚执锐尽健儿。
艨艟战舰环湍濑,剑戟短兵布山寨。
三关部伍太森严,万姓闻风俱胆碎。
惟诛国蠹去贪残,替天行道民尽安。
只为忠贞同皎日,遂令天诏降梁山。
东风拂拂征袍舞,朱鹭翩翩动钲鼓。
黄封御酒远相颁,紫泥锦绮仍安抚。
承恩将校舒衷情,焚香再拜朝玉京。
天子龙颜动喜色,诸侯击节歌升平。
汴州城下屯枭骑,一心报国真嘉会。
尽归廊庙佐清朝,万古千秋尚忠义。
话说当年,大辽国王起兵进犯,妄图侵占山后九州边界。辽军兵分四路,一路烧杀抢掠,侵扰山东、山西,劫掠河南、河北。各处州县纷纷上表,奏请朝廷出兵救援。表文先呈至枢密院,而后才能呈到天子御前。然而,枢密使童贯会同太师蔡京、太尉高俅、杨戬等人,商议后决定扣下这些表章,不予上奏。他们只是行文给邻近州府,催促各地迅速调派军马前去策应。可这种做法,就如同担雪填井,毫无成效,此事众人皆知,唯独瞒着天子一人。
恰在此时,这四个贼臣又设计,让枢密使童贯启奏天子,企图陷害宋江等人。不料,御屏风后突然转出一位大臣,高声喝止。此人正是殿前都太尉宿元景。宿元景随即向天子启奏道:“陛下!宋江这伙好汉刚刚归降,一百零八人亲如手足,情同骨肉。他们绝不肯轻易被拆散分开,即便赴死也不愿相离。如今怎能又要害他们性命!这些好汉智勇双全,非同小可,倘若在城中发动变故,又该如何解救?又该如何是好?如今辽国兴兵十万,侵占山后九州所属县治,各处纷纷上表求救。朝廷屡次调兵前去征剿,与辽军交锋,却如同以汤泼蚁,收效甚微。贼势浩大,所派遣的官军又无良策退兵,每次都只是折兵损将,只是瞒着陛下不上奏。依微臣愚见,正好派宋江等全体良将,率领所属军将人马,直抵边境,收伏辽国贼寇。让这些好汉建功立业,为国效力,这对国家实在大有裨益。微臣不敢擅自做主,恳请陛下圣裁。”
天子听完宿太尉的奏言,龙颜大悦,又询问众官的意见,众人都称此计有理。天子大骂枢密院童贯等官员:“你们这些谗佞之徒,误国之辈,嫉贤妒能,堵塞贤路,巧言令色,矫情做作,把朝廷大事都败坏了!暂且饶恕你们的罪过,不予追究。” 随后,天子亲自书写诏敕,任命宋江为破辽都先锋,其余将领,待立功后再加官进爵。并派太尉宿元景,亲自携带诏敕,前往宋江军营宣读。天子退朝,百官散去。
且说宿太尉领了圣旨出朝,径直来到宋江行寨军前宣读。宋江等人急忙摆设香案,叩拜谢恩,聆听诏敕宣读:
“制曰:舜拥有天下,任用皋陶,四海皆服;汤拥有天下,任用伊尹,万民皆安。朕自即位以来,求贤若渴,日夜不敢懈怠。近来得宋江等人,顺应天命,护国佑民,秉持忠义,如此大才,不可轻易任用。如今辽兵侵犯边境,逆虏犯我疆土,特敕封宋江为破辽兵马都先锋使,卢俊义为副先锋。其余军将,若能夺得头功,上奏朝廷,酌情加官进爵。即刻统领所部军马,限期出兵,直捣贼寇巢穴,讨伐罪恶,安抚百姓,扫清边界。所过州府,另有敕令供应钱粮。如有各处官吏人等,不遵从将令,可自行酌情处置。特此制示,望知悉。
宣和四年夏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