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 公孙胜芒砀山降魔 晁天王曾头市中箭

有诗叹曰:

背后之言不可谌,得饶人处且饶人。

虽收芒砀无家客,殒却梁山主寨身。

诸将缟衣魂欲断,九原金镞恨难伸。

可怜盖世英雄骨,权厝荒城野水滨。

话说公孙胜向宋江、吴用献出一套阵图,介绍道:“此阵乃是汉末三国时期,诸葛孔明以石摆成的阵法。它分为四面八方,共八八六十四队,中间由大将坐镇。此阵形如四头八尾,可左旋右转,按照天地风云的变化之机,模仿龙虎鸟蛇的形态。等芒砀山的贼寇下山冲入阵中,我军两边队伍齐开。一旦他们进入阵内,只等七星号带挥动之时,便将此阵变为长蛇之势。贫道施展道法,让那三人在阵中,前后无路,左右无门。然后在坎地挖掘下陷坑,将这三人逼至此处,两边埋伏挠钩手,准备将他们捉拿。” 宋江听后,十分高兴,立即传令,让大小将校按照公孙胜的指示行事。又安排八员猛将负责守阵,这八员猛将分别是:呼延灼、朱仝、花荣、徐宁、穆弘、孙立、史进、黄信。同时,让柴进、吕方、郭盛暂时掌管中军事务。宋江、吴用、公孙胜带着陈达负责指挥军旗,让朱武带领五个军士,在靠近山脚的高坡上观察对阵情况并及时汇报。

巳牌时分,众军在山下摆开阵势,摇旗擂鼓,向芒砀山贼寇挑战。只见芒砀山上响起二三十面铜锣声,震得地动山摇,三个头领一同来到山下,迅速将三千余人马摆开。左右两边,分别是项充和李衮。中间的马上,簇拥出为首的好汉,此人姓樊名瑞,祖籍濮州。他幼年学习全真之术,在江湖上学得一身好武艺,在马上惯用一个流星锤,出手神出鬼没,杀敌夺旗,无人敢近身,江湖人称混世魔王。樊瑞的英雄形象如何呢?有《西江月》词为证:

头散青丝细发,身穿绒绣皂袍。连环铁甲晃寒霄,惯使铜锤更妙。好似北方真武,世间伏怪除妖。云游江海把名标,混世魔王绰号。

混世魔王樊瑞骑着一匹黑马,站在阵前。上首是项充,下首是李衮。樊瑞虽然会施展神术妖法,却不识得此阵的精妙。他看着宋江的军马在四面八方摆成阵势,心中暗自高兴,心想:“你若摆阵,那可就中了我的计了。” 于是,他吩咐项充、李衮道:“若看见起风,你二人便带领五百滚刀手杀入阵中。” 项充、李衮领命,各自手持蛮牌,挺着标枪和飞剑,只等樊瑞施法。只见樊瑞骑在马上,左手握住流星铜锤,右手拿着混世魔王宝剑,口中念念有词,大喝一声:“疾!” 顿时,狂风四起,飞沙走石,天地间一片昏暗,日月无光。项充、李衮大喊一声,带着五百滚刀手杀了过去。宋江的军马见他们杀来,立刻分成两边。项充、李衮一冲入阵中,两边便用强弓硬弩射击,他们只带了四五十人进入阵内,其余的都退回本阵。

宋江在高坡上看到项充、李衮已经进入阵中,便让陈达挥动七星号旗。只见那座阵势,迅速变化,如滚滚浪潮般化作长蛇之阵。项充、李衮在阵中,东奔西走,左冲右突,却怎么也找不到出路。高坡上的朱武手持小旗,在那里指引。他们往东边走,朱武便朝东指;若往西边去,朱武就朝西指。公孙胜在高坡上看到这一幕,拔出松文古定剑,口中念动咒语,大喝一声:“疾!” 只见狂风紧紧跟随着项充、李衮的脚跟乱卷。二人在阵中,只觉天昏地暗,日色无光,四周一个军马也看不到,满眼都是黑气,后面跟着的人也都不见了。项充、李衮心中慌乱,只想夺路回阵,却怎么也找不到回去的路。正走着,忽然一声巨响,如同地雷爆炸,二人叫苦不迭,双脚一软,翻着筋斗掉进了陷马坑。两边埋伏的挠钩手立刻将他们搭救上来,用麻绳捆绑结实,押解到山坡上请功。宋江挥动鞭梢,三军一齐掩杀过去。樊瑞带领人马慌忙逃上山去,没来得及逃走的,大半都被歼灭。

宋江收军,众头领都在帐前坐下。军健很快将项充、李衮押解到宋江面前。宋江见了,急忙让人解开绳索,亲自端起酒杯,说道:“二位壮士,实在抱歉,临敌之时,不得不如此。我宋江久闻三位壮士大名,早就想礼请你们上山,共举大义,只因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所以错过了。倘若二位不嫌弃,能同归山寨,那真是万幸。” 二人听了,拜倒在地,说道:“我们早已听闻及时雨大名,谁人不知。只是我等无缘,未曾有幸拜见。原来兄长果真如此大义,我等二人有眼无珠,竟然与天地正道作对。今日既然被擒,万死也不足惜,没想到兄长还以礼相待。若蒙兄长不杀,收留我等,我们发誓定当以死报答大恩。樊瑞那人和我们情同手足,没有我们二人,他也难成大事。义士头领,若肯放我们一个回去,我们就劝说樊瑞前来归降,不知头领意下如何?” 宋江说道:“壮士,不必留一人在此作为人质,二位可一同回寨,我宋江明日专等佳音。” 二人拜谢道:“兄长真乃大丈夫!若是樊瑞不肯投降,我们便将他擒来,献给头领。” 有诗为证:

小主,

八阵神机世最难,雄才诸葛许谁攀!

多谋喜见公孙胜,樊瑞逡巡便入山。

宋江听后十分高兴,将二人请入中军,摆下酒食款待,还为他们换了两套新衣,挑选了两匹好马,让小喽啰拿着他们的枪牌,送二人下山回寨。二人在回去的路上,骑着马,心中对宋江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们来到芒砀山下,小喽啰见了,十分惊讶,赶忙将他们接上山寨。樊瑞询问二人此行的情况,项充、李衮说道:“我们都是逆天而行之人,本就该死。” 樊瑞道:“兄弟何出此言?” 二人便将宋江的义气详细说了一遍。樊瑞道:“既然宋公明如此贤德,义气深重,我们不可再逆天而为,明日一早,我们都下山去归降。” 二人道:“我们也正是为此而来。” 当夜,他们将山寨内的事务收拾妥当。第二天清晨,三人一同下山,径直来到宋江寨前,拜倒在地。宋江赶忙扶起三人,请他们进入帐中坐下。三人见宋江对他们毫无猜疑之意,便各自倾心吐胆,诉说平生之事。随后,三人邀请众头领一同前往芒砀山寨中,杀牛宰马,款待宋江等众多头领,同时犒赏三军。筵席结束后,樊瑞拜公孙胜为师。宋江主张让公孙胜传授五雷天心正法给樊瑞,樊瑞十分高兴。几天之内,众人牵牛赶马,收拾了山寨的钱粮,驮上行李,聚集好人马,烧毁了山寨,跟随宋江等人班师回梁山泊,一路上相安无事。

宋江与众好汉回到梁山泊。戴宗一路飞奔报信,得知他们回山,早早地报上山去。宋江的军马来到梁山泊边,正准备过渡,只见芦苇岸边的大路上,一个大汉朝着宋江便拜。宋江急忙下马,将他扶起,问道:“足下姓甚名谁?是何处人氏?” 那汉回答道:“小人姓段,双名景住。人们见我赤发黄须,都称我为金毛犬。我祖籍涿州,平生靠在北方地面盗马为生。今年春天,我到枪竿岭北边,盗得一匹好马,毛色雪白如练,浑身没有一根杂毛,从头到尾长一丈,蹄子到脊背高八尺。这匹马又高又大,一日能行千里,在北方十分有名,叫做照夜玉狮子马,原本是大金王子骑坐的,被我放在枪竿岭下盗了来。江湖上只听闻及时雨大名,我却一直无缘相见,本想将这匹马进献给头领,以此表达我投效之意。不料路过凌州西南的曾头市时,被那曾家五虎抢走了。我称自己是梁山泊宋公明的人,没想到那厮口出秽言,我都不敢全说出来。我好不容易逃脱,特地来告知头领。” 宋江打量此人,虽然身形瘦弱、模样粗犷,却长得十分奇特。有诗为证:

焦黄头发髭须卷,盗马不辞千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