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说道:
兄弟之间的情谊最为亲密,往往在酒后便能吐露真情。
何清不顾同胞兄弟之义,何涛又怎会知晓众贼之名。
轻慢贼寇致使贼人暗中逃脱,打草惊蛇使得事情难以成功。
只因一纸公文,引出了天罡地煞一众好汉。
当时,何观察对兄弟何清说:“这锭银子是官府悬赏的,可不是我拿来哄你的,之后还有重赏。兄弟,你快说说,这伙人怎么就被你攥在手心了?” 只见何清从身边的招文袋里摸出一个经折儿,指着说:“这伙贼人都记在上面。” 何涛问:“你快讲讲,怎么会写在这上面的?”
何清说:“不瞒哥哥,前些日子我赌博输得精光,连一文盘缠都没有了。有个一起赌博的人,带我去北门外十五里,一个叫安乐村的地方,在一家王家客店里凑局小赌。因为官府下了文书,要求本村凡是开客店的,都要准备登记文簿,还要盖上勘合印信。每晚有客商来投宿,都得问清楚他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姓甚名谁,做什么买卖,都得抄写在簿子上。官府检查的时候,每个月要去里正那里报一次名。因为店里的小二哥不识字,就请我帮他抄了半个月。六月初三那天,有七个贩枣子的客人,推着七辆江州车儿来店里歇脚。我认出其中为首的一个客人,是郓城县东溪村的晁保正。我怎么会认得他呢?我以前曾跟着一个闲汉去投奔过他,所以认识。我登记文簿的时候,问他:‘客人贵姓?’只见一个留着三髭须、面皮白净的人抢着回答说:‘我们姓李,从濠州来,贩枣子去东京卖。’我虽然照写了,但心里有些怀疑。第二天,他们就离开了。店主带我去村里赌博,走到一处三叉路口,看见一个汉子挑着两个桶。我不认识他,店主却跟他打招呼说:‘白大郎,去哪里?’那人回答说:‘有担醋,拿去村里财主家卖。’店主跟我说:‘这人叫白日鼠白胜,是个赌徒。’我当时也没多想。后来听到外面沸沸扬扬地传言:‘黄泥冈上有一伙贩枣子的客人,用蒙汗药麻翻了人,劫走了生辰纲。’我猜那为首的不是晁保正还能是谁!现在只要抓住白胜,一问便知详情。这个经折儿就是我抄写的副本。” 何涛听了,十分高兴,立刻带着兄弟何清径直来到州衙,见到了太守。府尹问:“那案子有什么进展了吗?” 何涛禀报道:“稍微有些消息了。”
府尹把他们叫进后堂,详细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何清一五一十地禀明了情况。当下,府尹便派了八个捕快,与何涛、何清一起,连夜赶到安乐村。他们让店主人带路,直奔白胜家。当时正是三更时分,他们让店主人去叫门,说是要打火。只听见白胜在床上发出声音,问他老婆,他老婆说:“他害热病,一直没出汗。” 众人把白胜从床上拖起来,只见他面色一会儿红一会儿白,就用绳索把他绑了,喝道:“黄泥冈上的好事是你做的吧!” 白胜哪里肯承认。众人又把他老婆也捆了,她也不肯招供。众捕快在屋里四处寻找赃物和其他贼人,搜到床底下时,发现地面不平整,众人便挖开,还不到三尺深,众多公人齐声大喊,白胜顿时面如土色,原来从地下挖出了一包金银。众人随即把白胜的头脸包起来,带上他老婆,扛着赃物,连夜赶回济州城。到了五更天,天刚亮的时候,他们把白胜押到厅前,用绳索捆好,审问他主谋是谁。白胜抵死不认,坚决不肯招出晁保正等七人。众人连打了他三四顿,打得他皮开肉绽,鲜血直流。府尹喝道:“原告已经招出了赃物,捕快也已经知道是郓城县东溪村的晁保正了。你这家伙怎么抵赖得过?你快说出那六个人是谁,就不再打你了。” 白胜又撑了一会儿,实在熬不住了,只得招供说:“为首的是晁保正。他和另外六个人来拉拢我,让我给他们挑酒,我真的不认识那六个人。” 知府说:“这倒不难。只要抓住晁保正,那六个人的下落就清楚了。” 于是,先取来一面二十斤重的死枷,把白胜枷了;他的老婆也被锁了,押到女牢里关押起来。随即,府尹签发了一纸公文,派何涛亲自带领二十个眼明手快的公人,前往郓城县投递,要求郓城县立刻捉拿晁保正以及其他不知姓名的六个正贼。还让原来押送生辰纲的两个虞候跟着去指认抓人。出发前,叮嘱他们不要大张旗鼓,以免走漏了消息。众人星夜赶到郓城县,先把这一行人以及两个虞候都藏在客店里,只带一两个人跟着去县衙投递公文,径直朝郓城县衙门走去。
当时是巳牌时分,知县刚刚退了早衙,县衙前静悄悄的。何涛走到县衙对面的一个茶坊里坐下,一边喝茶一边等候。喝了一杯茶后,他问茶博士:“今天县衙前怎么这么安静?” 茶博士说:“知县相公早衙刚散,所有公人和告状的人都去吃饭了,还没回来。” 何涛又问:“今天县里是哪个押司当值?” 茶博士指着说:“今天当值的押司来了。” 何涛一看,只见从县里走出一个吏员。看那人的模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眼睛如同丹凤一般明亮,眉毛好似卧蚕一样清秀。两颗耳垂圆润饱满,像珍珠般滴溜溜地挂着,一双眼睛漆黑明亮,如同点漆一般。嘴唇方正,胡须在下巴处显得十分轻盈;额头宽阔,头顶平整,皮肉饱满,天庭饱满。坐定时宛如猛虎般威严,走动时又似狼般矫健。年纪三十左右,却有救济万人的度量;身躯六尺,胸怀扫除四海的志向。上应星魁,感应着乾坤的秀气;下临凡世,凝聚着山岳的灵气。志气高昂,胸襟宽广。刀笔之才敢与萧相国相比,声名远扬不让孟尝君。
这位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因为他长得面黑身矮,人们都叫他黑宋江;又因为他在家极为孝顺,为人仗义疏财,大家都称他为孝义黑三郎。他的父亲还健在,母亲去世得早,下面有个兄弟,叫铁扇子宋清,和父亲宋太公在村里务农,靠着一些田园维持生计。宋江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对刀笔极为精通,官场之道也十分娴熟,还喜爱练习枪棒,学会了多种武艺。他平生最喜欢结交江湖好汉:只要有人来投奔他,无论身份高低,他都一概接纳,留在庄上款待,整天陪伴,毫无厌烦之意;要是有人要离开,他还会尽力资助,出手极为大方,视金钱如粪土。别人向他要钱物,他也从不推脱。而且他喜欢行方便,常常为人排忧解难,只想着周全别人的性命。他经常施舍棺材和药饵,救济贫苦之人,周济别人的急难,扶助他人的困苦。因此,在山东、河北一带,他的名声很大,人们都称他为及时雨,把他比作天上下的及时雨,能拯救万物。曾有一首《临江仙》称赞宋江的好处:
出身于花村的刀笔小吏,英灵之气上应天星。他仗义疏财,才能出众。侍奉双亲极为孝顺,对待士人很有名声。 他济弱扶倾,心地慷慨,声名如同冰月般高洁。他是四方称赞的及时甘雨。山东人称他为呼保义,他就是豪杰宋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