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回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章武二年春正月,武威后将军黄忠跟随先主刘备讨伐东吴。他偶然听到先主说老将无用,顿时心头涌起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当即提刀上马,带着五六名亲随,径直奔赴夷陵的蜀营。吴班与张南、冯习连忙将黄忠接入营帐,关切地问道:“老将军此次前来,有什么事吗?” 黄忠豪迈地说道:“我从长沙起就追随天子,历经无数辛劳。如今虽说已经七十多岁了,但我一顿还能吃十斤肉,拉开二石的强弓不在话下,骑上千里骏马也不在话下,可不算老。昨天主上说我们老将没用,所以我特意来与东吴交锋,让大家看看我到底能不能斩将杀敌,是不是真的老了!”

正说着,忽然有士兵来报,说吴兵的前部已经到了,哨探的骑兵已经靠近蜀营。黄忠听闻,精神抖擞地站起身来,走出营帐,翻身上马。冯习等人赶忙劝阻:“老将军,您先别贸然出击。” 黄忠哪里肯听,扬鞭策马,飞驰而去。吴班见状,只好命令冯习带兵去协助黄忠作战。

黄忠来到吴军阵前,勒住缰绳,横刀立马,指名要吴军先锋潘璋出来交战。潘璋带着部将史迹出阵迎战。史迹见黄忠年老,心中轻视,便挺枪上前挑战。两人刚交手不到三个回合,黄忠手起刀落,就将史迹斩于马下。潘璋见状,怒火中烧,挥舞着关羽曾经使用的青龙刀,冲向黄忠。两人交战了几个回合,一时难分高下。黄忠抖擞精神,奋力拼杀,潘璋眼看抵挡不住,拨转马头便逃。黄忠乘胜追击,大获全胜,凯旋而归。

在回营的路上,黄忠遇到了关兴和张苞。关兴说道:“我们奉圣旨来协助老将军。既然您已经立下战功,就请赶快回营吧。” 黄忠却不听他们的劝告。第二天,潘璋又来挑战。黄忠毫不犹豫,再次奋然上马。关兴和张苞想要助战,黄忠不答应;吴班也要帮忙,黄忠依旧拒绝,只带着五千士兵出营迎战。双方刚交战没几个回合,潘璋就拖着刀佯装败退。黄忠纵马追赶,大声喊道:“贼将休逃!我今天要为关公报仇!” 他一口气追出三十多里,突然,四周喊声震天,伏兵齐出:右边是周泰,左边是韩当,前面有潘璋,后面有凌统,把黄忠团团围在核心。

就在这时,狂风大作,黄忠急忙想要撤退,山坡上突然杀出一支部队,为首的正是马忠,他一箭射中黄忠的肩窝,黄忠险些落马。吴兵见黄忠中箭,一起围上来进攻。就在这危急时刻,后面突然喊声大起,两路兵马杀来,吴兵顿时溃散,原来是关兴和张苞赶来救了黄忠。两位小将护送黄忠回到先主的御前营中。黄忠年事已高,气血衰弱,箭伤剧痛,病情十分严重。先主亲自前来探望,轻抚着黄忠的后背,难过地说:“让老将军受伤,这是我的过错啊!” 黄忠虚弱地说道:“臣只是一介武夫,有幸遇到陛下。臣今年七十五岁,也算是寿终正寝了。只希望陛下保重龙体,早日图谋中原!” 说完,便昏迷不醒。当晚,黄忠在御营中与世长辞。后人写诗感叹道:“老将说黄忠,收川立大功。重披金锁甲,双挽铁胎弓。胆气惊河北,威名镇蜀中。临亡头似雪,犹自显英雄。”

先主见黄忠气绝身亡,悲痛万分,下令准备棺椁,将黄忠葬于成都。先主叹息道:“五虎大将,已经去世三人。朕还没能为他们复仇,实在是痛心啊!” 于是,先主率领御林军来到猇亭,大会诸将,将军队分为八路,水陆并进。水路命令黄权领兵,先主亲自率领大军从旱路进发。此时正是章武二年二月中旬。

韩当、周泰得知先主御驾亲征,赶忙带兵迎战。双方摆开阵势,韩当、周泰骑马出阵,只见蜀营门旗打开,先主亲自现身,身后是黄罗销金伞盖,左右有白色的旌旗和黄色的斧钺,还有金银制成的旌节,前后簇拥。韩当大声喊道:“陛下如今身为蜀主,为何亲自轻易出战?倘若有什么闪失,后悔都来不及啊!” 先主远远地指着他们,愤怒地骂道:“你们这些东吴的狗贼,伤害了我的手足兄弟,我发誓与你们不共戴天!” 韩当回头看着众将,问道:“谁敢冲击蜀兵?” 部将夏恂挺枪跃马而出。先主背后,张苞手持丈八长矛,纵马飞奔出来,大喝一声,直取夏恂。夏恂见张苞吼声如雷,心中惊恐不已,正想逃走,周泰的弟弟周平见夏恂抵挡不住,挥舞着大刀,纵马前来相助。关兴见状,也跃马提刀,上前迎战周平。张苞大喝一声,一矛刺中夏恂,将他挑落马下。周平大惊失色,措手不及,被关兴一刀斩杀。两位小将得手后,便朝着韩当、周泰杀去。韩当、周泰吓得急忙退回阵中。先主见此情景,赞叹道:“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他用御鞭一指,蜀兵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一齐掩杀过去,吴兵顿时大败。那八路蜀兵,势不可挡,杀得吴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此时,甘宁正在船中养病,听闻蜀兵大举来袭,急忙上马迎敌。刚一出门,就遇到一彪蛮兵,这些蛮兵个个披头散发,光着脚丫,手持弓弩、长枪、盾牌、刀斧。为首的是番王沙摩柯,他面如喷血,碧绿的眼睛向外突出,手持一个铁蒺藜骨朵,腰间还挂着两张弓,威风凛凛。甘宁见对方来势汹汹,不敢贸然交锋,拨转马头便走。没想到,沙摩柯一箭射中了甘宁的头颅。甘宁带着箭伤继续逃跑,逃到富池口时,坐在一棵大树下死去。树上有数百只乌鸦,围绕着他的尸体盘旋。吴王孙权得知此事后,悲痛万分,下令以隆重的礼节厚葬甘宁,并为他立庙祭祀。后人写诗感叹道:“吴郡甘兴霸,长江锦幔舟。酬君重知已,报友化仇雠。劫寨将轻骑,驱兵饮巨瓯。神鸦能显圣,香火永千秋。”

小主,

先主乘胜追击,顺利夺取了猇亭。吴兵四处逃窜。先主收兵时,却发现关兴不见了踪影。先主急忙命令张苞等人四处寻找。原来,关兴杀入吴阵后,正好遇到仇人潘璋,便立刻纵马追赶。潘璋大惊失色,慌忙逃入山谷,转眼间就不见了踪影。关兴心想,潘璋肯定还在山里,于是在山中来回寻找,却始终不见潘璋的踪迹。

眼看着天色渐晚,关兴迷了路。幸好有星月之光,他继续在山中寻找,不知不觉已经二更时分,来到一处村庄。关兴下马敲门,一位老者出来询问是谁。关兴说道:“我是一名战将,迷路到了这里,求您给我些吃的,填填肚子。” 老人将关兴引入屋内,关兴看到堂内点着明亮的蜡烛,中堂挂着关羽的神像,顿时大哭着拜倒在地。老人问道:“将军为何痛哭跪拜?” 关兴回答:“这是我的父亲。” 老人听后,也立刻下拜。关兴问:“您为何供奉我的父亲?” 老人答道:“这里都是尊神曾经守护的地方。他在世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侍奉他,何况如今他已经成了神呢?老夫只盼着蜀兵能早日报仇。如今将军来到这里,百姓可有福了。” 于是,老人摆上酒食招待关兴,还帮他卸下马鞍,喂好马匹。

三更过后,忽然门外又有人敲门。老人出去询问,原来是吴将潘璋也来投宿。潘璋刚走进草堂,关兴一眼就认出了他,立刻按剑大喝:“歹贼,休走!” 潘璋转身就往外跑。突然,门外走进一个人,此人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飘动着三缕美髯,身着绿袍金铠,手按宝剑。潘璋一看,以为是关公显圣,吓得大叫一声,神魂俱散。他刚想转身逃跑,关兴手起剑落,已经将他斩于地上。关兴挖出潘璋的心,用他的血在关公神像前祭祀。关兴得到了父亲的青龙偃月刀,又将潘璋的首级挂在马脖子下,告别老人,骑着潘璋的马,朝着本营走去。老人则将潘璋的尸体拖出去烧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