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高平城的刺史府内一片寂静,只有郑铮的房间还亮着烛火。
郑铮坐在桌前,望着窗外的夜空,思绪万千。
刘备以凉州刺史之名,携大胜之威,又得马腾相助,使得凉州诸郡暂时臣服,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可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郑铮深知,治理一州之地,仅凭他一人之力,哪怕拥有系统的帮助,也终究是杯水车薪。
他可不想重蹈诸葛亮的覆辙,将所有事务都压在自己肩上,最后累垮了身体。
“若没有足够的人才辅佐,这凉州的基业,乃至未来的天下大业,都不过是镜花水月。”
郑铮喃喃自语,心中越发坚定了劝说刘备招募人才的想法。
他的目光落在面前的书桌上,仿佛能透过桌面看到系统中那尚未使用的招贤令。
三个月就能招揽两个一流人才,这无疑是壮大刘备势力的绝佳契机。
第二日清晨,郑铮早早来到刘备的书房。
刘备正在阅读文书,见郑铮进来,连忙放下手中的书卷,起身相迎:
“军师,今日来得这般早,可是有要事相商?”
郑铮行礼后,一脸郑重地说道:
“主公,如今凉州初定,局势看似稳定,实则暗藏诸多危机。”
“我等要想稳固这来之不易的基业,实现主公的宏图大志,当务之急便是广纳贤才。”
刘备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先生所言极是,我也正为此事忧心。只是这招揽人才之事,谈何容易。”
郑铮微微一笑,接着说道:
“主公,我有一计。”
“我们可以在高平建立招贤馆,发布招贤令。”
“不论出身、过往,只要有一技之长,皆可前来投奔。”
“如此一来,必能吸引天下有志之士汇聚凉州。”
说着,郑铮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自信与期待。
他在心中暗自盘算,刘备如今在凉州的胜利已经传遍天下,其仁义之名也愈发响亮。
再加上这不拘一格的招贤政策,定能吸引大批人才前来。
而且,有系统的招贤令相助,更是如虎添翼。
刘备听后,眼中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