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魏武早早来到书房。成公英已在殿内等候多时,见魏武进来,立即呈上黑冰台连夜整理的密报。
魏武展开竹简,只见上面事无巨细地记载着昨夜各位大臣府中的动向。让他惊讶的是,连大臣夫妻间的私密夜话都被记录在案。
司马朗、姜冏、张既三人竟都早早睡下...
赵达哭了一整晚,直到后半夜才勉强入睡...
读到此处,魏武心头一紧,眼前浮现出赵达痛哭流涕的模样。
他不禁怀疑,自己对这位伯兄的处罚是否太过严厉?
但这个念头刚起,就被他强行压下。
成为凉王后,他早已明白,在国家大事面前,私人情谊必须退居其次。
"卢洪倒是忠心,骂了一宿刺客..."魏武苦笑着摇头,继续往下看。
突然,他眉头一皱:"蔡邕竟通宵着书?"
成公英上前一步:"启禀大王,据细作回报,蔡太常是在撰写史书。他女儿蔡琰整夜都在为他查找典籍资料。"
魏武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历史上,蔡邕正是因为要写史书而遭王允杀害。
若能让这位当世大儒活下去,或许东汉末年的历史能留下更详实的记载...
"传蔡邕来见孤。"魏武突然道。
成公英躬身应诺:"诺!臣这就去安排。"
很快,蔡邕便来到了书房。
蔡邕虽已年过五旬,却依然精神矍铄。
他身着素色儒袍,步履稳健地走进殿内,恭敬行礼:"老臣拜见大王!"
魏武微微抬手:"蔡太常请坐。"
待蔡邕落座后,魏武缓缓开口:"蔡太常,孤昨日遇刺,故而想借天象神迹之说来震慑宵小,让百姓相信孤有上天庇佑,使刺客畏惧。不知太常以为如何?"
蔡邕闻言,眉头微皱,轻轻摇头:"大王,老臣以为此举不妥。"
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须,正色道,"大王这些年在凉州兴办乡学,教化百姓,使寒门子弟也能读书识字,有机会为国效力。
若此时又用神迹之说愚弄百姓,岂不是与大王一贯的治国之道背道而驰?"
见魏武若有所思,蔡邕继续道:"昔日齐桓公用管仲,不靠鬼神之说而霸天下;秦孝公用商鞅,不借祥瑞之兆而强秦国。真正的明君,靠的是仁政爱民,而非神化自己。"
魏武疑惑道:"但孤担忧羌族各部会有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