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我大凉国难道是汉羌不和吗?

思及此处,魏武突然拍手三下。

雅室门开,两名魁梧军士抬着个雕花木箱进来。

魏武示意他们将木箱放在刘和面前。

“刘侍中,”魏武正色道,“凉州愿助朝廷平叛。这一千万斛粮食,可以如数奉上。”他话锋一转,“不过凉州贫瘠,需要以物易物。这是清单,还请过目。”

刘和展开竹简,一卷卷看,越看眉头皱得越紧。当看到“需两万艘漕船”时,终于忍不住抬头:“大王,这...”

魏武不紧不慢地抿了口酒:“凉州水运不兴,若无足够船只,这粮草怕是运不到洛阳啊。”

刘和额头渗出细汗:“此事关系重大,在下需禀明陛下...”

“无妨,”魏武爽朗大笑,起身整理衣袍,“这些给你留下。反正限期三月,足够你往返洛阳了。凉州虽远,必不负朝廷所托。”

说罢,魏武大步流星走出雅室。

……

九月中旬,凉昌城内金风送爽,刘和带着朝廷的回复风尘仆仆地赶回。

大殿之上,他恭敬地呈上国书:“启禀大王,陛下愿以二十万斤铁、十万斤铜,两万匹绫罗绸缎,千斤金、四千斤银,外加珠宝五十船,共计两千艘船的物资,换取凉州一百三十五万斛粮食。船队预计十一月初便可抵达,大王无需准备船只,只需备齐粮草即可。”

魏武接过鎏金国书,指尖在精致的绢帛上轻轻摩挲。

当他看清上面的条件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恢复如常。

他环视殿中百官,声音洪亮:“传令下去!秋种之后,立即在冀城集结一百三十五万斛粮食!此事由大司农曹操总责,杨少府监督,张司徒协助调度。”

众官员齐声应诺:"遵命!"

……

九月末的晨会上,张既手持奏章出列,躬身道:"启禀大王,今秋各郡科举考试已经结束,这是各郡前三甲共三十人的名单,请大王过目。"

魏武面露喜色,示意身旁的宦官哈达将奏章呈上。

魏武展开竹简细细查看,脸上的笑容却渐渐凝固。

突然,他将竹简重重摔在地上,厉声喝道:"放肆!为何这三十人全是汉人?竟无一名羌人!我大凉国难道是汉羌不和吗?张司徒,你可有徇私舞弊?"

张既闻言大惊,连忙跪伏在地:"大王息怒!臣万万不敢!各郡考官皆按大王旨意封存考生户籍,唯才是举,绝无偏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