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大部分人都睡着了,宋应知悄悄拿出恭桶解了个小便,完事后才将外衣脱下盖在身上再次睡去。
还没睡多久,就有士兵过来换恭桶,这动静直接将贡院里的考生吵醒,宋应知泪眼朦胧,打着哈欠将外衣穿上。
等士兵都走后,他才要了点热水就着一点碎馒头吃下去。
要不说人在精神力极度集中时很少感觉到饥饿呢?
尽管宋应知昨天下午没吃东西,但一觉醒来后也没啥胃口,还剩下一点热水,他也没浪费,直接撕下一块料子打湿给自己洗脸。
这会天还没亮,但他已经没睡意了,索性将考卷拿出来继续做题。
策论题昨晚他已经有了思绪,所以没思考多久就开始在稿纸上落笔。
宋应知边写边在心中反复思考方案的可行性。
他深知,策论关乎着自己此次院试的成绩,必须做到尽善尽美。
想要在此次院试中表现出彩,必须得拿出实打实的可行方案才行。
穿越前,他虽不是在西南之地长大,但当时网络发达,对些年的农业技术还是有所了解。
宋应知结合后世的灌溉方法,详细阐述着解决鹤州水田灌溉问题的具体措施,从规划新的水利设施布局,到合理调配水资源,再到如何发动民众参与水利建设与维护,每一个环节都写得细致入微。
其中,他提到了鹤州此地受环境地形的影响,降水分布不均匀,所以如何储水成了最大的问题。
且多山之地梯田较多,想要省时省力的将水自下而上引入田中也是个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宋应知给出了修水塘和饮水沟渠的方法来完成储水。
随着笔下的文字书写不停,宋应知仿佛看到了鹤州水田在自己设想的方案下,得到了充足的灌溉,农作物茁壮成长,百姓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种愿景激励着他更加投入地书写,力求将自己的想法清晰、准确地呈现出来。
直至一稿完成,宋应知停下笔,发现文章比考试规定的字数多了近一倍。
此时快到中午,蜡烛早已不知在何时燃尽,看着周围已有不少学子在吃午食,宋应知也打算停笔,等吃完饭睡个午觉再起来修改文章。
因为担心自己会忍不住要上大号,宋应知没敢多吃,胡乱塞了三四块碎馒头续命就睡下了。
这一觉只睡了不到一刻钟,实在是贡院内的味道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