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胜!千里送助力!

阔地上。

陆军第一镇一个标,和朝廷新军两个标,相隔五百步列阵而立。

徐达带着评判小组成员,在双方阵列中穿梭,确保双方没有人,携带致命性利器,同时再次反复强调对抗规则。

一时间,气氛格外压抑。

文官们最先沉不住气。

“人数比,二比一,朝廷这边还是久经战阵的老兵,这回应该稳赢吧?”

“这要是赢不了,我若是这些丘八,就上吊自尽!”

“丘八的脸又糙又厚!”

……

义愤填膺的窃窃私语声,惊动武将。

耿炳文、汤和、蓝玉等人听闻后,往文官方向瞥了眼。

所有武将,罕见谁都没说话。

若论脸皮厚、无耻,他们可比不上这些腐儒。

不过,此刻,武将并无心情和文官争论什么,更关注即将开始的拼刺近战。

都在琢磨,陆军第一镇会采取何种战术。

双方士气都差不多。

陆军第一镇从金陵城检阅开始,连续出彩的表现,上上下下,绝不容许自己在最后这个环节战败输掉。

京营新军、太子卫率也憋着一口气,想要找回颜面。

朝廷这边,占据人数优势,将士们更是久经战阵的老兵。

陆军第一镇,经过检阅、奔袭溧水县,已经证明,这支几乎完全由新兵组成的新军,训练方面,扎实的令人发指。

可他们人数劣势太大了!

……

朱元璋收回视线,冲朱棣招了招手,“老四。”

朱棣正和朱樉、朱棡一群兄弟站在一起,低声笑谈着,闻声,匆忙结束谈话,快步走去。

文武官员,也全都好奇看去。

“父皇,有什么吩咐?”

朱元璋含笑审视朱棣,“你就不担心输了?”

准备阶段。

老四就直接当了甩手掌柜。

战术安排,完全交由谭渊、张武、周浪这群年轻人。

他承认,这些跟随老四从草原转战凯旋的苗子,的确很优秀。

可提拔的也太快了点。

就说谭渊吧。

从草原回来,经他提拔,也才是一个领兵五百的小将。

这些年,跟随老四去鸡笼屿,迅速被提拔为统兵一万多的统制级军官。

张武这个协统,以及第一标的标统,以前官职就更低了。

可以说,老四陆军第一镇,没有朝廷旧军将领那些陋习。

很大程度,就是因谭渊、张武这些将领,以前级别太低,尚未养成那些陋习。

这对于陆军第一镇,完全按照老四的设计,不折不扣训练,编练成军是优势。

可对真正的实战,恐怕就是劣势了!

“若是换做你来指挥,你觉得,如何打,才能在这么明显的人数劣势中,找到一丝赢的机会?”

朱元璋此言一出,更多人看向朱棣。

蓝玉跨列而出,冲朱棣抱拳道:“燕王,你给大伙儿说说,若是你指挥陆军第一标,会怎么打?”

“老四给咱们说说。”

“四哥,给大家说说。”

……

“请王爷赐教!”武将们齐声一拜。

“韩国公,蓝玉他们为何如此?考校燕王吗?”

李善长扭头,看着询问的文官同僚,见其他人也看向他,低语解释:“不是考校。”

话中,李善长看了眼朱棣。

这位还需要考校吗?

纵横草原,转战万里,已经证明了此王的军事天赋。

“他们想知道,燕王调教将领的能力……”

谭渊等人,肯定接受了朱四郎的调教。

先听听朱四郎如何指挥此番对抗演练。

根据朱四郎的构想,看陆军第一镇第一标张武为首将领们如何打,相互对比验证。

如果,接下来的对抗中。

陆军第一镇第一标使用战术,与朱棣的构想,重合度越高。

无论最终胜败。

都能证明,陆军第一镇这些年轻将领,对朱棣军事思想的领悟程度、实践运用程度很高。

不明武将们用意的文官,听闻后,顿时恍然大悟,齐齐看向朱棣。

朱棣略微琢磨,笑道:“父皇,若是由儿臣指挥,我会先分出八百左右兵力,缠住瞿能标,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常茂标……”

“王爷,是因常茂是太子卫率的人吗?”吕本忽然大声询问。

所有人脸色变了变。

吕本几乎公开质疑,朱四郎故意针对太子!

朱棣微微皱眉。

看了眼朱标,然后笑着摇头,“吕大人,军人在战场上追求的是胜负,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常茂标,并不是因常茂是太子卫率的将领,而是因为,相比瞿能,我了解常茂……”

“常茂是个极其容易情绪化的将领,只要激怒他,我就有可能,打乱常茂标的节奏。”

“为力求尽快打乱常茂标节奏,我会在两军碰撞的第一时间,尽可能专挑常茂标中,管带、队官这些将领打,朝廷新军,还有着很强烈的旧军色彩,虽然对抗尚未开始,可我有理由猜测,无论是太子卫率,还是朝廷新军,对底层排长、棚正这些低级将领的训导不足……”

小主,

“失去了管带、队官的指挥,我有理由判断,朝廷新军中,排长、棚正无法承担起相互配合,且在战场上,做出较为恰当的战术决定。整个常茂标,必然变成一盘散沙……”

……

朱元璋余光看向蓝玉、沐英等人。

蓝玉、沐英满脸苦涩。

无疑证明了,老四的战术安排十分合理。

直刺朝廷新军的软肋。

“一旦京营新军的节奏乱了,我就会下令,缠住瞿能标的兄弟,放松缠斗力度,控制节奏,不断放瞿能标,分兵救援节节败退的常茂标,这部分增援,一旦冲入常茂标的乱局中,他们的节奏,也一定会被常茂标影响……”

……

“总之,此战最关键之处,就是让朝廷新军陷入混乱,越乱越好,越乱,朝廷新军的指挥调度就越发困难,我陆军第一镇,可凭借,排长、棚正这些低级将领,良好的战术应变能力,在乱中建立优势!”

朱元璋点点头。

老四说的很明白。

朝廷有兵力优势。

可老四认为,朝廷新军也有十分明显的弱点。

就是底层排长、棚正级别将领,失去更高级将领的指导,战术应变能力不强。

从蓝玉和沐英的表情,也已经印证了这一点。

打乱朝廷节奏,把朝廷拉入不擅长的领域。

而这个领域,恰恰是陆军第一镇最擅长的。

在最擅长的领域内,对冲掉朝廷新军的兵力优势。

不过,这种战争节奏,可不是一般人能把握的。

别的不说。

待常茂标彻底混乱,收缩对瞿能标的缠斗力度,不断放瞿能标力量,陆续增援常茂。

这个过程,十分考验指挥将领的能力。

老四既然敢提出这个战术。

老四肯定有这个能力。

但张武他们,有吗?

嗒嗒嗒……

急促脚步声打断朱元璋思绪。

一名评判员小跑而来,抵近后,行礼汇报:“禀陛下,已经核检完毕,魏国公请示,是否马上开始对抗?”

朱元璋听完朱棣的构想后,早已迫不及待,当即爽朗下令,“开始!”

咚咚咚……

战鼓声随即在阔地边缘响起。

“第一镇加油!”

“燕王陆军第一镇,天下第一强兵,加油!”

……

外面远远围观的溧水县百姓,在战鼓声响起时,纷纷大喊,为陆军第一镇加油助威。

百官听闻后,许多人脸色有些难堪。

朱元璋往百姓方向看了眼,视线转移落在朱棣身上,“溧水百姓,对你,对你们陆军第一镇,也都寄予厚望啊!”

对此,他倒并不奇怪。

乡土村社,令老四在大明,有着很大影响力。

百姓十分感念老四。

而溧水,恰恰是直隶地区,十三个已经完全建成乡土村社县的,其中一个。

再加昨天,陆军第一镇抢夺溧水成功。

百姓今天,忽略朝廷新军,全都为陆军第一镇加油喝彩,也不难理解。

朱棣低调笑笑。

这个风头他不出。

他甚至不想百姓这么搞。

可百姓是质朴的,也看不到他的难处。

朱元璋含笑看了眼朱棣,不在说话,视线投向阔地方向。

……

徐达猛地挥舞旗帜。

勒马转向,策马离开两军阵中。

“杀!”

常茂猛地高举木棍,大喊:“告诉这些新兵蛋子,真正的战争!”

“杀!”

两个标,四千人,喊杀声冲霄而起。

“兄弟们,告诉这些旧军老兵,什么才是真正的新式军队!”

张武也毫不示弱。

王爷说过,战场相争,就要敢于亮剑!

“杀!”

双方人马,三个标,在无数双眼睛注视下,举着木棍,奔冲碰撞在一起。

朱元璋、马秀英坐不住了。

缓缓起身。

就如朱棣所言。

碰撞刹那,第一标孙元楚部第一营,迅速扑向瞿能。

结阵缠住瞿能统帅的一个标。

张武统帅的两个营,则直接摆出一个三角阵型,向常茂标阵列腹心猛打猛冲。

摆明了,想要凿穿常茂标阵列,制造混乱。

朱标紧盯场上动态变化,微微抿唇。

老四说,朝廷新军,排长、棚正这些低级将领,战术应变能力不行。

他不信!

这些将士,都是从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中提拔起来的。

就算训练中,中高级将领,缺乏对这些低级将领的培养和教导。

可这些老兵,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论战场敏锐判断。

至少能和老四陆军第一镇中,这些新兵拉平吧?

……

“杀!”

常茂找上张武,大吼一声,双手持‘木铳’,满脸狰狞,猛地向张武刺出。

张武毫不慌乱,严格按照军中拼刺术,挥舞‘木铳’格挡。

就在张武将常茂力大无比的一刺向左侧拨开时。

张武身后,五名紧紧跟随的将士,十分娴熟,猛地向常茂腋下、胸口、腹部各个致命地方刺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常茂脸色骤变。

格挡已经来不及了。

猛地后退,接连撞倒己方几个将士,才堪堪停住。

张武瞥了眼常茂,唇角笑意一闪而逝,随即带着将士们,继续往前冲。

……

朱标脸色渐渐难堪。

肉眼可见。

随着三名管带被第一标击中胸膛要害,不甘退出战局,常茂标果真如老四猜得开始变乱。

张武率领的第一标两个营将士,张武都没有下令指挥,竟然主动分为多个进攻箭头,不断去冲击,尚且还保持阵型的太子卫率,一队队人马。

“来我这边!快来我这边!”

“这里,这里需要支援!”

……

蓝玉、沐英看着常茂标几名幸存的队官,率领着十几人、数十人不等,拼命大喊,想要让散乱的棚、排聚集。

可每当大喊声响起时。

陆军第一镇第一标总会有数个棚,不需要命令,默契扑上去。

几名队官刚刚聚集的一点兵力,顷刻间,就被冲散扑灭。

陆军第一镇配合十分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