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异变!登陆,进攻!

盖州东北。

孛罗埚。

一支万余人组成,穿着五花八门,武器也五花八门的军队缓缓行进。

张玉骑马立于一个小山墩上,极目远眺……

许久,收回视线落在他这军队上。

不由苦笑。

上了鬼老四的贼船!

他堂堂枢密院知院,听了鬼老四的诓骗,成了养寇计重要一环。

现如今,整个辽东,明控区的人称呼他张大寇!

元控区也叫他张大寇!

王庭的一些汉裔同僚给他好不容易送来来书信。

据说,王庭那些人,也一口一个张大寇称呼他。

也不知,这张大寇的身份,什么时候能洗白。

嗒嗒嗒……

急促马蹄声响起。

一颗明晃晃的大脑袋,十分显眼的冲在最前面。

很快,光头就带着几名扈从抵近。

扈从为张玉的亲兵戒备圈外停下。

大光头骑马靠近。

张玉瞥了眼,这就是鬼老四他们从山东俘获的光头老大郑世龙。

这家伙声称,要剃发明志。

不混出个样子来,就不蓄发。

是他这一万骑兵中的一个千户。

统兵两千。

也算是心腹了。

羽扇二哥太弱,从西宁堡跟着他们逃出来没多久,就在一次作战中战死了。

三个山东马匪,现在只剩光头和独眼了。

“知院。”光头骑马走来,在马背上行礼。

张玉瞥了眼,“怎么不在前面带兵,跑到我这里做什么?”

“有副千户,不碍事。”光头郑世龙操着一口有些变了味道的山东腔摆手,说着,凑到张玉身边,鬼鬼祟祟低语,“知院,咱们抢到玉玺后,真要送给元庭的小皇帝?”

张玉忍笑瞥了眼,故意引导询问,“那你说该怎么办?”

郑世龙顿时来了精神,“当然是知院据为己有啊!得传国玉玺就能得到上天认可,咱们在辽东夺一座城池,知院登基称帝,兄弟们人人封侯拜相,然后打天下,先取辽东,再图中原,和朱皇帝逐鹿中原……”

光头越说越激动,吐沫飞溅,摇头晃脑,一颗大脑袋,在明媚阳光下,锃光瓦亮,明晃晃的有些晃眼。

张玉唇角狠狠抽抽。

先取辽东?

再图中原?

和朱皇帝逐鹿中原?

怪不得,这个混账,除了元末短暂高光了一段时期后,越混越差,不断走下坡路。

这智商真的太感人了!

大明朝新朝鼎力,气象万千。

经过元末战乱,中原人心思定。

百姓活的下去,就绝不会跟随外部力量,推翻大明朝。

所以,他很早就看的明白,王庭所谓的反攻,根本就是个笑话,只要中原百姓不跟随外部力量。

中原的大一统王朝,就很难被击垮。

王庭唯一的机会,就是控制住颓势,维持住现有的实力,对内部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整顿。

勉强和大明形成僵持。

可惜,他观察王庭,没发现一个可以担负起革新整顿,控制颓势的王佐之才。

早些年,王保保有这种趋势。

可惜,大明朝廷也看到了王保保的能力,所以对王保保进行了招降、打击等一系列行动。

最终,不愿臣服的王保保,战死疆场。

现在的王庭,就是一群酒囊饭袋,领着一盘散沙。

也就退守草原,凭借游牧民族的优势,还让元庭可以勉强维持。

大明的危机其实已经不在外部。

而在内部!

未来五十年至关重要。

新朝鼎力,一群新贵崛起,新的规则、制度确立,适应规则的同时,新贵们都在争夺利益。

未来大明,即便有内乱,内乱的力量来源也绝不是百姓。

一定是大明内部,顶层权贵利益分配不均的战争。

两种战争的性质完全不同!

“闭嘴!”

张玉实在听不下去了,怒叱一声,打断郑世龙,没好气道:“你那种拿着玉玺,占一座城,就登基称帝,封侯拜相,不是打天下,是唱戏!”

“我会给兄弟们找一个好归宿,你这种拥捧我做皇帝的蠢话,以后再让我听到,别怪我不客气!”

手下是要调教的。

调教不好,现在没什么,去王庭也没什么,反正现在的王庭掌控力度很松散。

可将来回归大明,这些混蛋非给他捅娄子不可!

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