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作精继妹的七十五天

这边,宋瓷休息了两天后,赶在报志愿之前,先给江恂打了通电话。

她去街道办,和以前的流程一样,电话转接到响水大队后,过了几分钟江恂才过来。

少年清越的声音在话筒中响起,"小瓷。"

好久没听到江恂的声音在了,宋瓷眉眼弯弯,两人聊了几句,便谈论起了高考的事情,宋瓷问道"江恂,你估分怎么样啊"

江恂道“还算可以。”

宋瓷又道“你是找谁给你估分的”

江恂道∶“你认识的,县一高的那位王老师,之前我也是在他那里补课的。”

“那他怎么说的”

江恂说了一个分数,然后道∶“他说如果估分没有错的话,那我的成绩还算可以,应该能有大学读的。”

听到那个分数,宋瓷眸子瞪大了点,乖乖,差不了几分就快满分了,这叫"还算可以"??

虽然她不是河省的考生,但江恂估分的这个成绩,已经很厉害很厉害了!

宋瓷一副怀疑人生的语气道∶“江恂恂,你是不是太谦虚了”

"我要是你,我能估这么多分的话,我早就要尾巴翘上天了,不出半天,整栋家属楼的人估计都要知道我的成绩了。你是怎么忍到今天才对我说的,又是怎么用这么平平淡淡习以为常的语气说出这个分数的"

江恂被她逗笑了,宋瓷的反应,和王老师差不多。

江恂笑着道“只是估分而已,不一定能考这么多。”

宋瓷还不知道江恂的性子,“别人或许是这样,你啊,这么谨慎,最终的成绩只会更好。”

王老师当时也是这么说的,王老师甚至还夸张地说他很有可能会是高考状元,但江恂觉得太离谱了,他的成绩是还算不错,可河省参加高考的考生非常多,人才济济,他怎么可能会是高考状元?

宋瓷问道“那你要想好要报什么大学吗”

江恂道∶“还没有确定,还要两周时间才填志愿,不急,不过,我的成绩应该可以在北市读大学。"

既然江恂的成绩可以来北市读大学,那他们两个都留在北市,肯定要比待在河省要好一点,毕竟,北市是首都,机会更多点。

宋瓷高兴地道“恭喜你,江恂。那我们两个以后都在北市读大学。”

“你们报志愿的时间这么晚啊,我们这边再有几天就要截止了呢。”

"可能是我们这边人太多的缘故。"江恂道。

接着江恂又询问了宋瓷估分的情况,说起第一志愿要填报什么大学的问题,江恂给她提了些意见。

宋瓷犹豫地道∶“我的分数也还行,肯定能有大学读,但我不确定第一志愿要不要报北大。我爸爸的同事说,我的分数可能有希望,但我也不知道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北大看来宋瓷的成绩也很不错

想了想,江恂道∶“北市其他学校也很好,但北大各方面对你的助力会更大一点,宋叔叔是老师,不妨你们好好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找到关系提前打听一下北大的录取分数线。”

宋瓷应下来,"好。"

高考后宋瓷在语文教研组办公室里对答案的时候,宋含章的几个同事也在。

各科答案对完了,宋含章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露出一个欣慰又满意的笑,“小瓷,凭爸爸的感觉,你应该能过人大的录取分数线。"

这时,宋含章的一位姓周的女同事道“其实,我觉得可以试一试北大。”

宋瓷愣了愣,可能是出于谨慎吧,估分的时候,她把不太符合标准的答案,都直接按0分算了。所以,宋含章说她可以过人大的分数线她就已经够吃惊了,现在竟然还让她报考北大。

宋瓷“啊”了一下,“周阿姨,不行吧,我感觉我连人大都上不了呢。”

“你刚才估分的时候,我跟着听了几耳朵,我感觉很多地方你都低估了,你的实际分数,应该会比你预估的高出一截。”女同事叫周爱玲,“再说了,我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让你报北大的。”

说到这儿,她声音低了些,“我爱人发小大伯的妻子,是北大的老师,她有个侄女啊,今年也参加高考了,好像她估的分数,只比你高一分,人家就打算报北大!”

宋含章忙问道“爱玲,那你知道北大今年的分数线是多少吗”

“这我哪知道,我又不是北大招生办的。”周爱玲道∶“不过,那个姑娘估分就比小瓷高一分,人家就报北大了,说明小瓷也很有希望啊!"

听到这话,宋瓷有些激动,可同时又不太相信,那可是北大啊!

北市最好的大学,她真的能考上吗

宋含章和她同样的反应,高兴了一瞬,很快又恢复了平常。

宋含章摇摇头,压低声音道∶“你也说了,人家是北大的老师,有这层关系在,给自己侄女走走后门也是说不定的,多一分,就有可能优先录取,小瓷不见得有机会。”

周爱玲一愣,觉得宋含章说的有道理,就算宋瓷和那个女生的最终成绩一样,但录取名额是有限的,万一就优先录取了别人呢

她想了想,“这谁都说不准,要不你们还是找关系打听打听吧!”

宋含章可没有北大那边的门路,不过,既然周爱玲有认识的人,宋含章托她牵线搭桥,星期天的时候,让周爱玲带着他们父女俩去了那位北大老师的家里。

那位北大老师姓张,名字叫张梅,是北大古典文献专业的老师,可惜,不太凑巧,宋瓷他们去的时候,这位张老师不在。

张梅的爱人接待了他们,当宋含章打听张梅什么时候能回来的时候,张梅的爱人却没有给出确切的回复,“好不容易恢复高考了,张梅虽然不负责招生,但她在学校事情也挺多的,况且啊,这段时间找她的人也不少,她一时半会啊,还真闲不下来。”

宋瓷眼眸微垂,其实他们父女俩今天过来,倒也不是要走后门让这位张老师把她弄进北大,她只是想打听一下第一志愿报北大的希望大不大,要是希望不大,她就不报了。

周爱玲和张家人勉强扯的上关系,所以张梅的爱人招待了他们,但到底关系不深,看样子,这位张老师不是很想见他们。

宋含章寒暄了几句,到底是别人家里,不方便待的太久,没多久,宋含章就笑着告辞了。

他们来的时候当然也拎了东西,但张梅的爱人执意不要,又让他们带走了。

宋瓷心凉了下来,送来的礼都不要,说明人家是彻底不想帮忙了。

可是,宋瓷不想就这么回去,现在是估分后不等成绩下来就开始报志愿,也就是说,在不知道成绩的情况下就要选大学了。

宋瓷忙从布袋里拿出一个笔记本,“叔叔您好,这是我高考卷子上的答案,我手写了下来,等张老师回来了,您能不能帮我转交给她?"

呦,还把答案写下来了

张梅的爱人吃了一惊,不收礼可以,但人家小姑娘都亲自把答案写了一份,他不好不收下,“行,等她回来了,我会给她的。”

出来张家的时候,周爱玲不好意思地道∶“白让你们跑了一趟,不好意思啊,也没帮上你们的忙。"

宋含章道“别这么说,要不是有你牵线搭桥,我们两眼一抹黑,也找不到关系。”

周爱玲还有事,没和他们坐一辆电车回去。等坐上了回家的车,宋瓷道∶"爸爸,你说张梅老师会看我写的那些答案吗”

宋含章不忍心打击自己的女儿,“不好说,有可能会看吧!”

话虽这样说,他却觉得希望不大,人家一天到晚忙得很,都不想见他们的面,怎么会有时间看那个笔记本呢

之前估分的时候,宋瓷就把高考的各科答案凭着记忆写了一遍,不过,当时她有些随意,就是随便拿了几张纸就写了起来。来张家之前,以防万一,她又特意认认真真在笔记本上写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