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慕容氏真正发展为氏族,还要追溯到三国时期的鲜卑慕容部落。当时的部落首领莫护跋曾追随司马懿讨伐公孙渊,得胜后被封为率义王。
彼时汉人流行戴步摇冠,莫护跋也弄了一顶戴在头上。部落中的鲜卑人看到后,都称他为“步摇”。又因为当地方言的步摇和“慕容”读音相近,所以慢慢传成了慕容。西晋初期,莫护跋的后人慕容廆萌生异心,率军劫掠边地。直到被司马炎派兵击败,才暂且臣服。
随后慕容廆潜心发展内政,并先后击败了高句丽、扶余等部落,将部落版图扩张到燕北和辽东一带,定都于辽宁朝阳附近的棘城。八王之乱后,中原陷入战乱,慕容廆趁机在辽东一带搭建长棚,吸纳了大量因为战乱而逃往北方的中原难民,鲜卑慕容部落进一步发展壮大。
慕容皇族的子孙虚心向他们学习汉人的文化与风俗,并依照汉人的风俗,将“慕容”当成了王族姓氏。
在《天龙八部》中,扫地僧曾在慕容复自刎时说道:“大燕国当年慕容皝、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何等英雄,却不料都变成了断种绝代的无后之人!”
他口中的慕容皝乃是慕容廆的儿子,也是前燕国的缔造者。
据《晋书》记载,慕容皝“龙颜版齿,身长七尺八寸。雄毅多权略,尚经学,善天文”,是具有雄才伟略的一代英主。东晋时期天下大乱,而慕容皝坐拥老爹慕容廆打下的疆土,便立志要问鼎中原。公元337年,他自立为燕王,并于七年后击败了后赵来犯的二十万大军,定都于龙城。
然而就在慕容皝平定鲜卑内乱,击败来犯的中原王朝后,他却于公元348年遗憾去世,未能实现入主中原的愿望。随后慕容皝的儿子慕容儁继承大业。古人常说“生子当如孙仲谋”,然而和慕容儁的才干与成就相比,孙十万就有点不够看了。
随后慕容儁登基称帝,建立大燕(后世称“前燕”),定都于邺城,开启了一路开挂的称霸模式。
最辉煌的时期,前燕与前秦、东晋三足鼎立,重现了东汉末年三国争霸的局面。
连唐代名臣房玄龄都在《晋书》中称赞他“一战而平巨寇,再举而拔坚城,气詟傍邻,威加边服”。
正所谓“盛极而衰”,就在慕容儁即将出兵东晋称霸中原之时,他却像父亲一样染病身亡。临死前,他故意试探骁勇善战的弟弟慕容恪,谎称要把皇位传给他。后者察觉到兄长用意,立誓要忠心辅佐年仅10岁的少主慕容暐。慕容恪临死前,将辅政重任传给了五弟慕容垂。
然而少主却不信任慕容垂,故意不重用他。直到公元369年,东晋名将桓温北伐,大破前燕大军,迫使慕容皇族将国都迁回到龙城。此时慕容垂方才得到一展身手的机会,率领八千铁骑对东晋兵马发动奇袭,一战功成,名震天下。
然而慕容垂非但没得到少主信任,反而因为功高震主受到猜忌。得知少主想要除掉自己后,慕容垂被迫投奔前秦。而前燕也因此快速衰落,最终被前秦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