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红旗飘扬在中州大地,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开始了!
这是真正震动华夏大地的一件大事,影响意义深远。
一路走来,萧炎当真是哭笑不得。
他还亲眼见到,有百姓家为他供奉了生祠牌位,早晚三炷香,每日一朝拜。
不过这都是百姓的一片真心,那自己就勉为其难的接受了。
因为萧炎发现,自从自己的声名鹊起之后,炎黄剑中的气运金龙灵性越来越强。
有些时候,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它总有一种能够跟金龙交流的感觉。
只是这种感觉还很微弱,不过萧炎并不担心,日后总有一天会达成所愿。
公孙先生这个天门学院院长,也真是辛苦了!
不知道他发动了什么关系,如今学院内教员达到了十五名,而且都是年龄较轻的精英人士。
据介绍,还有一个是苏东坡的后人,苏朝阳。
萧炎到来的时候,这些教员在公孙先生的带领下,正在苦读数理化课本。
想要当教员,自己不懂那怎么行。
这些要么就是才高八斗的大儒,要么就是名门之后的青年才俊。
萧炎到来后,他们没有一个人自持学问端架子,反而都向小学生一样不耻下问。
额,他们如今学习的,就是小学数学课本。
萧炎一时来了兴趣,。就客串了一把老师。
一面是用心的在教,另一方面这些学员那真是用心的学。
一不留神,半个月就过去了。
而这半个月,萧炎也让这些大才知道了什么是学海无涯,更广阔的天地,
为了提高这些教师的学习热情,萧炎选择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他还自己动手制作了很多器材,用形象生动的小实验,将天门学院第一批导师,引领入了科学的大门。
这些实验,包括了电学实验、力学实验、热学实验、光学实验等等。
其中最有趣的,就是利用光学折射原理,实现的光影分身、海市蜃楼,让一众导师大开眼界。
北宋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
“欲知其应者,先调诸弦令声和,乃剪纸人加弦上,鼓其应弦,则纸人跃,他弦即不动。”
这就是,着名的纸人共振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