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天门学院

没多久,一名二十五六,秀才装扮的清秀文士就出现在了萧炎的面前。

等到此人一做自我介绍,萧炎这才明白了此人的来历。

司马光重孙,司马识途。

此人因常年战乱不断,对当今朝廷失去了失去了信心。

当听说天门崛起之后,他就千里迢迢赶了过来。

听到这里,萧炎想起了作者另外一本书的一个笑话,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公园里,几个人凑到了一起摆龙门阵。

其中一位说自己姓邱,是大名鼎鼎的丘处机子孙。

而且他还滔滔不绝,大谈特谈老祖宗的事迹。

有人不服,提到自己姓孔,说他是孔子的传人。

没多时,一个姓孟的老头,又说自家是孟子的旁系。

讲故事嘛,当然会有人围观。

正在这时,有一个后来者忍不住插嘴道:

“呵呵,我这个孙武的嫡孙都没开口,你们也好意思在这里吹嘘。”

此人话音刚落,现场顿时一片寂静。

下一刻,那些围在一起逗闷子的人都看向了来人,其中那名自称孔子的传人对众人说道:

“孙武,孙子,那可是名人。”

“只不过,史书上记载,孙武不是绝后了吗?”

“那我想问了,这孙子到底是哪来的?”

不说不笑不热闹,书归正传。

司马光砸缸这个典故,各位看官相信都清楚吧。

司马光,宇君实,号迂叟,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十一月,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

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

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司马光于宝元元年(1038年),中进士甲科。

先后任谏议大夫、翰林院学士、御史中丞等职。

熙宁三年(1070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坚决辞去枢密副使的任命,隐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

司马光生平着述甚多,主持编写294卷、近400万字的史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