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始十八年。
七月十日,距离西征还有五天。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长安城,和往昔一样熙攘。
大街上,说书人正在讲故事:讲的是几百年前的战国时期,那时候,有一个叫荆轲的刺客,他为了帮助燕国的太子丹完成复国大业,准备到秦国的咸阳城去刺杀秦王。就在那易水码头,送别之际,荆轲念出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千古名句,场面异常悲壮。
这时,洛平川也刚好坐着马车,经过这条大街,当他听到说书人口中的那句“风萧萧兮易水寒”时,不禁感慨万千,他如今,和几百年前的荆轲,应该是一样的心境。
不过短短一年间,爱人离去,儿子洛长安行走天涯至今下落不明,自己在朝堂中的臂膀也被人尽数折去,就连皇子姚弼这根顶梁大柱,也被姚泓除去。
如今姚泓登基,正要把洛平川拿去送死。
时间匆匆,洛平川很快就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家丁过来搀扶着年迈的洛平川下了马车,洛平川凝视着自家门前的那块牌匾,早已积满了灰尘。
“咳咳......”洛平川和一年前相比,已经憔悴了不少,就连腰也挺不直了,却还要出战,实属无奈。
他伸手过去擦拭牌匾,道:“你们这些人啊!虽然家里的人少了,长安也不在,但这干净不能落下啊!有空多擦擦这块牌匾,再怎么说也是当年皇子姚弼让陛下所赐......”
修士川柏说道:“老爷,你的身体都那么虚弱了,还要上战场?要不?和陛下说说,这一战,就让凌世家的人去吧!”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可是,廉颇老了,就连饭,也吃不下了......我也不想和晋国打仗,但国难在前,我们都得挺身而出,不能后退。”洛平川感叹道,“你以为还是以前啊!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川谷——”
“老夫在呢!”修士川谷回答道。
洛平川道:“记得,中元节那天,要给山栀上香,然后陪同皇子姚弼的亲属,一起去给他上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