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韦太后二

杜诗连连点头,“太后英明呀,太后英明呀!那个灿然郡主,不光享受了属于太后您的尊崇,还对太后您非常不敬,就因为她如此不把您放心上,她那个儿子更是没有把您当一回事。

臣听宫里的内人、中贵说,有了什么好东西,皇帝陛下不是先孝敬您,而是派人送荣国公府跟郡主府。

有时候东西多了吃不下了,公主和郡主就会送给别的皇亲国戚或者宰执大臣!

内人问公主为何不先送给太后娘娘呢?这样也可尽尽孝心呀。

可公主说驸马不让送,说这些东西陛下既然没有孝敬太后,我们去送就属于水大没过船了。”

太后越听越生气,不自觉就攥紧了拳头道“真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宁肯送不相干外人也不给哀家尝一丝一毫。”

杜诗继续煽风点火道“臣不敢欺瞒,说的可都是大实话呀,太后娘娘您也知道,那驸马爷一向脾胃孱弱,很多东西是不能够吃的。

可皇帝陛下就像中了魔一样,但凡有点进贡的,不管什么种类,都是像献宝似的派人颠颠的捧了去。

人家看不上眼,给退回来无数次呀!

咱不说别的,就是您亲弟弟进皇宫哪一次不是腿着!

咱们驸马爷可走过一次?次次都有亲赐的肩舆接送,咱皇帝陛下就怕累到了他。

就是这么含到嘴里怕化了,捧到手里怕吓了,小心翼翼的珍惜着,人家还动不动就生气了。

不是犯了喘,就是胸口憋闷,时不时的称病不朝。

每当这时咱们陛下那黯然神伤的样子,我瞅着都心疼,可是被人家拿捏住了呀!”

太后气的不会说别的就会说“真是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杜诗心里那个美呀,又指着太后衣服说“太后娘娘,您这身衣服也是有年头了,陛下可有送您过新衣服?

对驸马,却是每换一季赏赐不下百领呀!郡主也没少送啊!”

太后已经不走了,插着腰道“肝疼,呃、肝疼,老身怎么这么命苦呀!

遇到如此奇葩的丈夫不说,儿子比他爹更过分!

那个司马丹是药罐子里泡大的,风吹吹就病的死德行,再好看能活几年?

也值得陛下如此上心,气死老身,气死老身了。”

都不叫哀家了,叫起来老身了!

杜诗心里说“行了,别在拱火了,太后娘娘要是气的背过气去,这好戏就没得演了。”

因此转换话题道“娘娘呀,现在太上皇、皇上都不在,正是您报仇的好机会呀!

我要是您,先大耳刮抽崔月儿这老太婆,揍一顿再问问她,怎么养的儿子?能不能要点脸呀!”

太后娘娘也是被气疯了,居然就信了杜大参的拱火,真杀到兴庆宫去。

到了门口更来气了,这院子别人都来的,就我堂堂太上皇的发妻没有诏命不得前来,真真是欺负死人了,欺负死人了。

因此心中的火气更旺盛了,她闯了进去,可是找了一圈就见到三个孩子,没有找到一个大人,真真是一拳打到了面缸里。

太后恶狠狠的问“怎么就你们几个人,其他大人呢?”

云锦思锦丸子都被太后娘娘这凶巴巴表情吓住了,因此都没有敢搭腔。

现在太后发问了,云锦行了礼,“回太后娘娘,我爹爹把我娘亲拽走了,杨蕙婶婶是被恤嫠孤会的人请走的,现在就我们在,没有大人!”

太后继续问道“崔月儿呢,她去哪里了。”

思锦也行了个礼道“姥姥去长公主家了,是长公主派人通知,姥姥给舅妈求的寄名福今儿送到了,给舅舅点长明灯事情也有准信,因此姥姥就过去了。”

各位看官要问了,求寄名福点长明灯为何不在兴庆宫办理,为何要托长公主帮忙呢,无他,因为肖统。

当年母亲生病的时候,肖统也曾经求助于长明灯,没有灵验,母亲该走还是走了。

从那以后肖统就不信了这玩意儿,他的兴庆宫也不许有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