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快!给廖永明同志倒茶!

第325章 快!给廖永明同志倒茶!

这岂止是一举两得啊。

如果真这样做的话,岂不是还能给一号自己增加政/绩,甚至说不定还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链条上的发展。

一号万万没想到,廖永明这回来找他,不仅不是来麻烦他开后门的,反而是来给他送政/绩的。

好啊!

实在是太好了!

只不过嘛,“廖永明同志,你这个想法确实很好。

只是……

不知徐老那边,是不是已经有了其他承接订单的食品厂的人选?”

如果徐柏瀚徐老已经帮忙找好了合作对象,一号就担心这样抢订单,会不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最起码在徐老那,他不能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我听我二嫂说,徐老确实推荐了几家一起参加广交会的食品厂,来与我们零食工厂洽谈合作事项。

但我还是觉得,这订单给咱们A市自己的工厂,其实才更合适。”

“哦?

这话怎么讲?”

“是这样,洋人毕竟是看重我们先机零食工厂的零食的口味和品质,才决定下订单的。

所以我觉得,把订单分出去虽不要紧,但却一定要继续保证跟我们厂生产的零食一样的品质才行。

只有这样,洋人才会更加认可我们的零食,甚至还会愿意再合作,甚至是长期合作。

那往后几年,甚至十几、几十年的订单,也就都跑不了了。”

“你分析的很对,是这么回事儿。

产品不仅要保证质量,还应该始终如一。”

“没错儿!

正因如此,我才更觉得订单还是要交给咱们A市的食品厂。

您看哈,我用的食品原材料基本都是咱们A市农村自己产出的,不论是品质还是口味,那肯定一致。

而且,我们零食工厂就在A市,如果制作过程中有任何问题,我们厂的人随时可以进行纠正,并提供指导。

从这方面讲,食品工厂开在A市也更便利。

第三,其他食品厂如果想接我们的订单。

那他们还得去购买刘厂长的电烤箱才行。

可刘厂长自己的广交会订单就已经忙不过来了,肯定无法尽快给这些食品工厂提供。

所以,那些食品工厂就只能用人工的方式进行生产。

这不但降低了效率、增加了成本,还无法保证零食品质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