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英国人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在事成之后,必须穷尽一切手段弄死韩老实。
这对于张勋而言,可谓天上掉馅饼了。因为即便没有英国人的介入,他在事成之后也肯定会穷尽一切手段弄死韩老实。
所以,现在张勋只需要一个合适的、师出有名的契机,就能够挥师北上,完成复辟清室的千秋伟业。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关于徐州的张勋蠢蠢欲动,并不是什么秘密。而且张勋也没有刻意隐瞒,就差通电全国、昭示天下了。
在部分眼光高明的人士看来,当年袁大总统拥有更好的掌控力,尚且在恢复帝制方面一败涂地,今日之张勋竟敢重蹈覆辙?
未免过于头铁了吧!
这可是将自己的权力与地位孤注一掷,成则还好,败可就彻底完犊一子了。
实际对于这一点,张勋自己也有清楚的认知,他当然知道自己比不上袁大头。
他对于袁大头洪宪称帝失败的原因,做出过SWOT分析,认为袁大头当时的优势(S)是对北洋系的掌控力强;劣势(W)是扛着大旗反大旗,他袁大头自己推翻的帝制,结果却把拉出去的屎坐回去,结果不论是汉人还是满人,必然都不支持他。
机会(O)是完全不适当,未能做到师出有名;威胁(T)是当时北冯南陆都不肯支持帝制。
而他张勋现在却是扶持清室,天然会获得满人的支持。而且之前他曾经试探过北冯南陆的口风,这两人当时都表示不反对。
还有英国人的实质性支持以及日本人的口头上支持,这简直就是牛逼普拉斯了。
张勋趁势又搞掂了北洋系当中的两个关键督军,可以为他切实效力。
近来在京城召开的军事会议,张勋是不肯去的,因为一旦去了,就相当于是给段祺瑞摇旗呐喊,不免低人一头。在张勋看来,目前他是可以与段祺瑞平起平坐的,所以就以督军团大盟主的身份,坐镇徐州,就像是大将不必亲临前敌一般。
而京城所发生的一切要紧事务,在徐州的张勋都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此时的他,就如同在黑暗中磨砺爪牙的恶狼。
而黎元洪与段祺瑞在看不起张勋的同时,也还都有一种错误的看法,认为张勋是个不善于政治阴谋、两面三刀的粗粝汉子。
然而他们却不曾想到,这张勋只是伪装成大老粗,狡狯的本质藏得很深,也确实容易让人上当。
其实黎元洪与段祺瑞也都曾拉拢过张勋,虽然他们瞧不起这个辫帅,但在府院之争相持不下,双方都需要外援的时候,实力雄厚的张勋自然就是一个重要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