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于儿孙们都得自己找饭辙。
其中就包括眼前这位嫡孙张厚畹(长子张仁权的儿子),三十多岁了还得闯关东……
真实历史上的张厚畹,也确实是奉系一员。只不过老地主的一番操作,使得张厚畹提前了三年闯关东而已。
本来这位官N代在燕京北洋政府担任参议,被挖墙脚弄到了关东讲武堂,一个是感觉这边的发展前景良好,另一个也确实是图稀薪俸高——每月七百五十块银元。
作为对比,此时在北洋政府教育部担任佥事官的迅哥儿,正经的高级文官,每月到手薪俸也不过二百八十块银元而已。
所谓千里来做官,为的吃和穿。
不是每个人都能和老地主那样仗着有系统无法无天,动不动就来一个零元购,抢得沟满壕平,赚钱比印钱都快。
实际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赚钱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没有那么多宏大叙事。
要是有钱,谁不想买房呢?迅哥儿仗着自己的笔头子硬,稿费拿到手软,而且还同时在多所大学兼职讲课,所以才能斥巨资在八道湾胡同置办了一所两进大宅,佣人、厨师、司机都齐全。
而单靠薪俸过活的张厚畹,虽然顶着偌大名头,却也只能在新街口租房住。
现在闯关东,薪俸直接翻了三倍还富余,爽得一逼。
所以,张厚畹还是比较珍惜这个炮兵科总教官职位的,生怕韩老实这个大金主撤资。
今天被韩老实点名邀到别院,张厚畹属实是一头雾水。满蒙叛匪转道北线,靖安军也是刚从旱海回到龙湾县城北大营,正是需要从长计议、严阵以待的时候,他属实想不明白,韩老实是抽的哪门子疯,竟然如此客气。
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放在张厚畹这里,应该是前三十年看爷敬孙,后三十年看孙敬爷。可惜他现在也三十出头了,却还是没有混出头,于是在他人眼中仍然只能是“看爷敬孙”。
而今天韩老实却把张之洞夸成一朵花,那肯定不是因为真敬重一个逝去十年的人物——即便确实是晚清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