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的风带着点甜,吹得阳台上的月季抽出嫩芽。雅溪坐在藤椅上晒太阳,手里的绣绷上,油菜花田已经绣到了边际,她正往角落添只小瓢虫,针脚密得像撒了把芝麻。
慢点绣,我端着牛奶走过去,把杯沿凑到她嘴边,医生说你得多休息。她这胎怀得比头胎辛苦,夜里总腿抽筋,我学会了给她按腿,手法生涩,却能让她舒服地眯起眼。
儿子骑着小三轮车在客厅转圈,车把上挂着牛满仓给的银铃铛,叮铃叮铃响得热闹。他突然猛蹬一下,车子撞在竹制书架上,哗啦啦掉下来几本书。我爸编的书架果然结实,晃了晃却没散架。
小默!雅溪想站起来,被我按住。小家伙已经自己爬起来,举着本《安徒生童话》过来,奶声奶气地喊:爸,讲。
我把他抱到腿上,翻开书。阳光透过纱帘落在书页上,他的小手跟着我的手指点,在丑小鸭三个字上按出个湿乎乎的印子。雅溪看着我们笑,手轻轻抚摸着肚子:等妹妹出来,也给她讲这个。
我们都觉得这胎是女孩,牛满仓更是笃定,提前寄来了一箱子红布,说要给外孙女做肚兜,上面绣满了牡丹。王秀兰打电话时偷偷说:你爸半夜起来翻绣谱,说不能输给你妈编的竹摇篮。
周末去产检,B超单上能看清宝宝的小拳头。医生笑着说:很健康,胎动很活泼。雅溪拿着单子看了又看,眼圈突然红了:陈默,你看她的手,像不像在跟我们打招呼?
从医院出来,路过家具店,雅溪盯着橱窗里的婴儿床出神。那床是实木的,雕着繁复的花纹,价格牌上的数字让我皱了皱眉。不如爸寄来的红木床好,我拉着她走,那床雕的缠枝莲,是平安村老木匠的手艺,比这机器做的有灵气。
她笑着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我知道,她是怕我花钱。这几年我在设计院升了职,工资翻了番,却还是改不了记账的习惯,本子上记着柴米油盐的开销,也记着给她买补品的钱,每一笔都清清楚楚。
回到家,发现牛满仓来了,正蹲在阳台给月季换土,新土是他从平安村带来的,装在我爸编的竹筐里,还带着家乡的泥土香。这城里的土不行,他直起身拍打着裤子,养不出咱村的花。
叔您坐,我给他倒茶,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去接您。
接啥?他呷了口茶,眼睛瞟向雅溪的肚子,我坐早班车来的,快得很。给孩子带了点土鸡蛋,你妈腌的咸菜,还有...他从包里掏出个布包,打开是对银镯子,比上次那对小些,这是给丫头的,刻了俩字。
雅溪接过镯子,在手里掂了掂:爸,您这是把家底都搬来了。
给我外孙女的,咋叫搬家底?他梗着脖子,却偷偷笑了,对了,文化礼堂的阅览室弄好了,你爸编了二十个竹书架,我让人打了二十张木桌子,就等你回去剪彩。
我爸的声音从厨房传来,他正和雅溪一起择菜:别听他吹,那木桌子是他让表哥厂里做的,边角都没磨平,还是我用砂纸打了半天。
牛满仓了声:总比你编的竹筐强,上次装鸡蛋还漏了俩。
那是你鸡蛋没放好!
两人又拌起嘴来,像俩孩子。雅溪靠在我肩上笑:你看他们,越来越像亲兄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