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夺舍

殖民大明 尚大嘴 988 字 3个月前

他的祖父博贝密尔咱、父亲哈尼诺颜洪果尔、兄长拜巴嘎斯(及其长子鄂齐尔图汗)世代为卫拉特(厄鲁特蒙古)盟主。他这一脉后世称为和硕特部。

固始汗是在他的哥哥拜巴嘎斯死后迎娶了嫂子贡达王妃,通过“转婚”,成为新的卫拉特盟主的。

图鲁拜琥少年时期就以勇武而着名。据藏传佛教格鲁派(即黄教)名僧松巴·益西班觉用藏文写成的名着《青海史》记载,在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年仅十三岁的固始汗即率兵击溃“果噶尔”(mgo gkar,意为白头,指信奉伊斯兰教的回回)部一万(一说四万)士兵,因而“威名大震,所向无敌”。

但是真正让固始汗威名大涨的事情是去年,喀尔喀瓦齐尔汗率军进攻世仇卫拉特蒙古。

导致卫拉特靠近喀尔喀的部众损失惨重。

喀尔喀与卫拉特虽同为蒙古人,却是"世仇"。

"卫拉特"又称"西蒙古",各部首领都是所谓外姓。

与此相对的"东蒙古(喀尔喀是其中一部)"各部首领则都出自成吉思汗家族。

卫拉特在明代称为"瓦剌",元朝退出中原后,因皇室衰微,瓦剌遂乘机扩大实力,他们为同控制着汗位的东部蒙古贵族分庭抗礼,并进而称雄于漠北,一面结好于明廷,一面又积极同东部蒙古统治集团进行斗争,到15世纪中叶,瓦剌也出了一位雄主也先,他在位的时候,瓦剌势力达到全盛,东西蒙古各部均在其统治之下。

也先死后,瓦剌势力迅速衰弱,东蒙古进而崛起,达延汗和满都海更是不断对其征伐,瓦剌各部游牧区的东部边界由外蒙古中部退缩到了阿尔泰山一带,此后瓦剌---卫拉特诸部对东蒙古的屡次战争基本目的都是为了夺回昔日的领地,而每次战争,地处漠北、与卫拉特接壤的喀尔喀蒙古都首当其冲。

去年这场大战给卫拉特和喀尔喀双方百姓都带来极大灾难。据《续藏史鉴》记载:“战祸最劣(烈),民受荼毒,二部行道几为阻滞。”

图鲁拜琥率众来到喀尔喀,通过威逼利诱最终迫使瓦齐尔汗最终退兵,平息了这场大战,给两部人民带来了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