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狼的战术手电扫过斑驳的水泥墙,1984年某工程队的俄文喷漆在冷光中若隐若现。
这座冷战时期建造的地下长城,此刻正吞吐着腐朽与辐射的毒息。
"保持3米间隔,注意苏联时期的混凝土承重结构。"他压低嗓音,战术目镜的夜视模式将八十年代防核工事的钢筋骨架解析成幽绿网格。
蜂医突然伸手拦住队伍,纤薄的辐射检测仪在他指尖震颤:"红狼,三点钟方向,钚-239涂层陷阱!"
众人顺着激光指示看去,某段看似普通的排水管表面,正散发着肉眼不可见的死亡蓝光——这是阿萨拉卫队的杰作,将冷战遗留的核废料制成接触式辐射源。
"绕行E7通道。"骇爪的机械义眼闪过数据流,M-5外骨骼的足部液压装置将步速精确控制在0.75米/秒。
当最后一名队员通过拐角时,老旧的通风管突然迸发刺耳鸣叫——声控炸弹的压电传感器捕捉到了外骨骼关节的金属共振。
"卧倒!"红狼的警告与爆炸冲击波同时抵达。
四十年陈积的尘埃如雪崩般倾泻,露出掩体后方三台蛰伏的"洞穴蜈蚣"。
这些阿萨拉工兵的得意之作,十二对钛合金步足支撑着流线型躯干,背部旋转炮塔上的20mm机炮正泛起充能蓝光。
红狼的外骨骼肩部装甲瞬间展开,RZ11N5速射机枪的六根枪管喷出橙红火舌。
加斯特原理驱动的弹链以每分钟4500发的恐怖射速编织弹幕,14.5mm穿甲弹在机器人的复合陶瓷装甲上炸出璀璨火花,却仅留下浅白色灼痕。
"换装钨芯脱壳弹!"蜂医嘶吼着撞开卡住的供弹机,他的外骨骼背部展开四联装微型导弹巢。
两枚QN-202微型红外制导导弹在空中划出诡异弧线,却在距离目标三米处被电磁脉冲拦截器凌空引爆。
骇爪的瞳孔倒映着瀑布般的数据流,她将数据飞刀刺入地下光缆接口:"这些铁爬虫用的是量子加密协议!"
全息投影中,十二层动态防火墙正以每秒百万次的频率变换拓扑结构。
雷斯的虚拟形象突然闪现,电子合成音带着嘲讽:"欢迎来到机械蜈蚣的巢穴,小猫咪。"
红狼的战靴在布满弹坑的地面犁出火星,他闪身躲过机炮扫射,20mm高爆弹将身后的混凝土支柱炸成齑粉。
"蜂医!给我制造五秒硬直!"他的机械义眼锁定某条蜈蚣腹部的检修面板,那是四十年前苏联工程师留下的原始接口。
"收到!"蜂医甩出EMP手雷,湛蓝电弧在洞穴穹顶炸裂。
三台机械蜈蚣的量子处理器出现0.3秒的运算延迟,正是这电光石火的刹那,红狼的碳纤维战术匕首已插入目标接缝。
八十年代生产的模拟信号接口,在量子时代成了致命弱点。
骇爪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机会,数据飞刀释放出特制病毒。
机械蜈蚣的量子加密层突然坍缩,暴露出底层留存的1987年列宁格勒机械厂控制协议。
"找到你们的老祖宗了!"
她染血的嘴角扬起冷笑,强行注入的模拟信号让机器人的步足陷入混乱。
蜂医的RZ11N5机枪切换燃烧弹模式,钨合金弹芯穿透失去电磁护甲的关节缝隙。
某台机械蜈蚣的液压系统爆裂,猩红液压油与火星交织成死亡烟花。
红狼趁机攀上颤抖的金属躯干,将磁吸炸弹塞进旋转炮塔的散热孔。
"Fire in the hole!"冲击波将他的外骨骼掀飞五米,碳纤维装甲在混凝土墙面擦出长长火星。
三台机械蜈蚣在连环爆炸中跳起诡异的电子圆舞曲,十二对步足抽搐着插入洞顶,将八十年代浇筑的钢筋网扯出狰狞裂痕。
当尘埃落定时,幸存的GTI队员从废墟中站起。
红狼扯下变形的面甲,战术手电照亮某台机械残骸的内部——控制舱里蜷缩着具干尸,胸前的KGB徽章在冷光中泛着幽绿。
蜂医用镊子夹出腐烂的记事本,1985年的潦草俄文记录着最初设计漏洞。
"这些铁棺材里装着冷战亡魂。"骇爪将数据飞刀收回臂甲,全息投影显示着刚破解的路线图,"前方300米就是主控室,但阿萨拉肯定准备了更刺激的欢迎仪式。"
红狼双眼扫过辐射超标的通道,给RZ11N5换上最后的弹链:"那就让他们见识下,什么叫真正的二十一世纪战争艺术。"
他的战靴碾碎某个机械蜈蚣的量子处理器,芯片碎片在战术灯光下折射出诡异的时空交错感。
没过多久,只听得一阵金属摩擦地面的刺耳声音由远及近地传来,紧接着便是数台身形更加巨大、外形酷似洞穴蜈蚣的多足战斗机器人出现在众人眼前。
这些机器人迈着沉重而有力的步伐,迅速向被困者逼近,它们那密密麻麻的机械足如同无数根锋利的长矛,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寒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每一台崭新的“洞穴蜈蚣”都散发出强大的压迫感,仿佛要将面前的一切敌人都彻底碾碎。
随着它们越来越靠近,GTI特战干员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这些多足战斗机器人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行动敏捷,配合默契,比刚才的那些还要先进。
它们似乎有着明确的战术目标——将GTI特战干员们死死封锁在这片幽暗的地下空间,让其插翅难逃。
骇爪的机械义眼突然捕捉到液压管反射的幽蓝冷光——那是"洞穴蜈蚣"第十二对步足关节处的致命弱点。
"三点钟方向!集火液压节点!"她的怒吼在地下长廊引发多重回声,RZ11N5速射机枪的六根枪管同时转向,14.5mm钨芯脱壳弹在空气中划出赤红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