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批判团结史观 上

【再聊了一些关于鞑子的绯闻后,一些团结人闻着味就来了,认为这种行为不团结,紧接着就是各种辱骂、诅咒。】

【这个挺有意思的,以前的媒体天天造谣说秦始皇是女真人、李世民是鲜卑人、朱元璋是回回,许多小说也喜欢写,没有人急。我就随便聊点野史乐呵乐呵,他们像被踩了尾巴似的,连带着团结人都过来扣帽子】

【所谓的团结人是指信仰团结史观的一群人。而关于团结史观,则有必要聊一聊。“团结史观” 并非官方正式提出的术语,而是近年来网络讨论中衍生的一种历史叙事概念。】

【注意,这完完全全是一个网络词汇。陈勇强调了这么一句。】

【一个网络词汇,还想给我扣帽子,可笑。从目前可查证的信息来看,这一表述主要出现在民间对历史问题的争议性讨论中,尤其集中于对清朝历史的评价及民族关系的解读。】

【在网络讨论中,“团结史观” 常被用于两种对立的语境:一方是坚持这种史观的人,他们没什么论点,总之就是团结一切,一切为了团结。】

【而作为反对者,部分网民和学者将其定义为一种 “唯心史观”,认为其通过淡化历史矛盾、强调民族融合来掩盖特定历史时期的压迫事实。】

【例如,有观点认为 “团结史观” 试图将清朝的统治美化成 “民族团结” 的典范,忽视其对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政治压迫、文化改造如剃发易服等历史事件。】

【批判者认为,此类史观实际上服务于特定群体的政治或文化立场,甚至可能被用来否定汉族历史叙事的正当性。】

【陈勇停顿了一会,然后说道:事实上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这种团结史观更像妓女史观。为什么这么说。】

【从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分析的视角出发,极端思维中的 “团结一切” 团结史观存在根本性的逻辑漏洞和方法论错误。】

【正如总舵手所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注意,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是“一切力量”。这两句话天差地别。】

【团结是有明确前提的,是围绕共同目标如民族独立、国家发展的凝聚,而非放弃立场的迁就。】

【团结包含斗争性,对破坏共同目标的势力要坚决反对,而非无底线包容。简单来说就是那些无法团结的力量,当然就不需要去团结的。】

【如果团结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那为什么还要武装力量。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他无法团结,破坏我们的共同目标,那就用枪杆子干掉呗,还有什么可说的。】

天幕下。汉朝。

刘邦直言:“就是就是,都谈不拢那还有什么谈的必要,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