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不仅是大唐帝国的皇都,更是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随着年节越来越近,长安城以及周边的几条驰道,变得愈发的繁忙起来。
北边的秦直道上,络绎不绝的商队往长安行来。它们带着大量的皮毛、牛羊、兽筋等物资,想趁年节前好好赚一笔。
西边去西域、北庭、里海的丝绸之路上,出城与入城等候验关的商队,将金光门附近堵得水泄不通。
东南边的荆襄古道上,江南过来的精瓷、茶叶、桐油、纸伞、布匹等,同样通过商队源源不断运往长安。
至于东边去洛阳的驰道、运河上,繁荣的景象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运输货物的商队,其中居然有一小半,都是游客的车队。马车、牛车、驴车与商队的车队,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并行相向的运河里,更是千帆林立,一眼望不到头。
盛世,煌煌的盛世。
朱雀大街以及东西大街两侧,早已经挂满象征着红火的灯笼,令整个长安显得格外喜庆。
近郊进城购买年货的百姓,似乎约好一般,赶着牛车疯狂涌向东西两市。
他们戴着大半年未戴的峨冠,换上最体面的衣裳,呼儿带女的驾着牛车、驴车、马车买年货。
与以往不同,今年愈发繁华的东西两市,压根不许牛车、驴车进去,而是让百姓的车队停靠在城西北军营校场里。
西市里。
一小男孩指着颜色金黄的蜜饯:“阿耶...牛牛想吃冰糖蜜饯?”
中年男子笑着揉揉他的脑袋:“买,阿耶给你买一包。”
中年妇人问完价格,语气颇为有些责备:“一包蜜饯5文新钱,你阿耶得做两天工呐。”
男子憨厚摸着脑袋:“阿牛一年难得逛次长安,就给他买一包吧。”
“你就惯着他吧!”
妇人嘟囔几句,还是肉疼的掏出5文钱。
刚付完钱,旁边几位妇人的交谈声,引起她的注意。
“孩他爹,吴越来的薄纱轻罗一匹才两百文,要不给闺女置办半匹?”
“啊这......”
中年男人咬咬牙:“买,闺女马上就要嫁人,嫁妆可不能寒酸。”
妇人长叹一口气:“苦了当家的!”
“哈哈哈...苦什么苦,不就是干两个月的力活嘛。”
眼前的一幕幕,在西市的各个角落上演。与以往相比,年节时的年货价格要便宜不少。
尤其是牛羊肉,便宜得简直让人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