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姜宁收到了报社的来信。
信中编辑对她的文章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视角新颖、分析深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现实意义,决定在近期的报纸上予以刊登。
姜宁得知这个消息后,兴奋不已。
文章刊登的当天,许多领导人和上层领导都关注到了,他们这些普通人却很少注意到。
直到不久之后,又有一篇题目类似的文章,在海城知名报纸上刊登出来,这才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宁宁,这文章是舅舅写的啊!”陆征看着文章最后的署名,惊讶的看向姜宁。
姜宁笑着点了点头,舅舅这是在用他的方式支持姜宁呢!
自从姜国涛和郭淑娟回来后,姜宁就不再是人们眼中的乡下土包子了。
现在谁不知道,姜宁是科研大佬的千金,轻易不敢招惹。
舅舅郭皓也早就平反返回了海城,唯一遗憾的就是舅妈还没有找到。
郭皓一直关注着外甥女的动态,看到姜宁关于京市大学菜园计划结合经济形势的文章后,深受触动,便也写了一篇相关文章,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希望能在这个关键时期,为新经济形势下的思考添一把力,同时也是对姜宁的有力支持。
两篇文章相互呼应,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不少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大家各抒己见,探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方向与路径。
这股讨论热潮,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到京市大学的菜园计划,学校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学校、单位的参观学习邀请。
姜宁作为菜园计划的发起者,一下子成了校园里的风云人物。
甚至已经还有记者想来采访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