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他们使用跟戎狄一样的兵器,你说这是为了对抗戎狄,故意采用了轻量化和节省资源的铠甲,这也能说得通!】
【但为什么你们在信仰上也要采用戎狄的文化呢?】
【当你们使用了跟戎狄一样的兵种,使用了跟戎狄一样的武器,最后连信仰也使用了跟戎狄一样的文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请问一句,那你跟戎狄怎么区分呢?】
【你跟戎狄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说什么来着?只要他做过的事情,肯定会留下大把大把的证据,没想到燕国不但用了戎狄的兵器,竟然连文化上都要向戎狄靠拢!)
(兄弟这不是叫文化上靠拢,这叫信仰上趋同,有点儿像那个当年崇洋媚外的那拨人。)
(你这么一说,我好像就理解了,燕国的情况跟咱大清有点类似呀。)
(这还说什么说呢?这铁定就是戎狄了,甚至是一门心思想要变戎狄了。)
…………
大周,
姜子牙都快笑疯了,
谁说他们家小白会整花活呢?
小白整的活,那也没有召公的孙子来的精彩呀。
姜子牙冲着周公竖了一个大拇指:
“我真是没有想到,你们孙子有一天还要去舔戎狄!”
“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啊!”
“你们放着自己所建立的周礼,放着自己所尊崇的中原文化,不去信仰,反而要去信仰戎狄的那一套。”
“这怎么说呢?”
“我姜子牙只见过野蛮人,向往文明的!”
“这还是头一次文明去向往野蛮的。”
“你们老姬家还是比我们老姜家厉害呀。”
啊.....这个?
说真的,召公真的有点自闭了。
他在心里问候了后世子孙一万遍。
你用戎狄的军事制度,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嘛,生存面前一切都可以抛下!
但你不能用戎狄的文化和信仰!
用了戎狄的文化和信仰,你跟戎狄又有什么区别呢?
忘本,忘本了啊!
咱们可是姬周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啊!
要知道,他周公的燕国和周公旦的洛阳,以及毕公的毕国,就是周礼的三大发源地。
应该是周围的戎狄和蛮夷,都来向往咱们燕国的文化,你怎么整反了呢?
这时候,毕公突然有点释怀了。
也许孙子被灭国还是一件好事!
起码不用像吕小白和燕国这帮孙子一样啊,整出这么多的骚操作。
所以毕宫此刻就安心的吃瓜,等待着天幕给出的答案看看。召公这一脉还能整出什么花活来。
……
南宋
朱熹的儿媳妇儿看着这些博学鸿儒们都想笑,
她以前就没有发现原来阿公这些人,只是在外人面前装的比较博学而已。
其实那里面那逻辑简直乱成了一团浆糊。
她善意地提醒说:
“咱们大宋的文坛大佬们,博学鸿儒,被认为是整个炎黄圣人意志的传承者们。”
“话说你们难道不清楚燕国会变成这个样子吗?”
“刚才是谁信誓旦旦的以为,燕国哪怕是军事制度学了戎狄他也不可能变成戎狄的呢?”
“可现在呢,这不是军事制度上了,这已经从文化和信仰上都在向戎狄靠拢。”
“我无法想象,如果我们大宋要学金人的习俗,那是怎么样一个惊艳的场面。”
朱熹等人光想想那画面就全身一阵恶寒。
虽然底下可以玩得很花,但表面上绝对不能认同。
朱熹怒吼着说:
“这是假的!绝对是假的!”
“燕国怎么可能会用戎狄的文化呢?”
“怎么可能去信仰戎狄的信仰呢?”
“我从未听说过一个先进的文明,要向落后的文明学习!”
............
ps:
今天下班太晚了,只能更一章了。
现在欠28章!
明天给你们看更炸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