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江南茶肆,诗酒自娱

";好!";钱先生击掌赞叹,";李掌柜不仅做得一手好点心,这诗词造诣也是不凡。";

周晴在一旁听着,心中暗笑。她知道,这正是当年南唐后主最擅长的风格。只是现在,这些诗词不再是为了赋咏江山,而是单纯地抒发对生活的热爱。

这时,一位穿着绸缎的富商模样的人走进店里,身后跟着几个伙计,手里还抱着一个古琴。

";李掌柜可在?";那人拱手道,";在下姓张,是城南的绸缎商。听闻这里不仅点心可口,琴艺也是一绝,特地带了家中珍藏的古琴来请教。";

李远看了看周韵,后者会意地点点头。作为琴馆的教习,她早已习惯了这样的请教。

周韵接过那把古琴,轻轻抚摸琴身。这确实是一把好琴,光是那包浆就显示出不凡的年代。

";这是张家三代的传家之宝,";张商人介绍道,";听说是当年建康一位名家所制。";

听到";建康";二字,周韵的手指微微一颤。那座承载着太多记忆的城市,如今只能在梦中相见了。

但她很快就平静下来,开始调音。随着琴弦的轻颤,一段古老的曲子在茶肆中回荡。那是当年建康最流行的一首曲子,名叫《春江花月夜》。

曲声悠扬,如月光洒在春江上,又似花瓣飘落在夜色中。茶肆里的客人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谈话,沉浸在这美妙的乐音中。

张商人听得入神,不禁感叹:";这曲子...这曲子我在建康也听过,但从未听过如此动人的演绎。";

钱先生闭着眼睛,轻轻摇头晃脑:";妙,实在是妙。这位夫人的琴艺,已经不仅是技巧的展现,更多的是对曲中意境的完美诠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远站在柜台后,看着专注演奏的周韵,心中泛起阵阵涟漪。他知道,她此刻弹奏的不仅是一首曲子,更是对往事的追忆与释怀。

周韵的手指在琴弦上轻轻滑动,仿佛在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那是关于春江月夜的故事,关于繁华落尽的故事,也是关于重获新生的故事。

曲终,茶肆里一片寂静。许久,才响起阵阵掌声。

";请问,";张商人激动地说,";这首曲子,夫人可能教我家小女吗?";

周韵微笑道:";当然可以。只要有心,这些美好的曲子都应该传承下去。";

这时,周妙从柜台里端出一盘刚出炉的点心:";来,尝尝这个';琴韵梅香';。这是姐夫特意为姐姐的琴艺创作的新点心。";

众人接过点心,只见那是一个形如梅花的糕点,咬一口,清香四溢,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