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姑苏城。
四月,烟雨朦胧的太湖畔,缥缈的西山上,有一座山庄座落于此。
这座山庄很美,极山川之灵秀,山环水绕,曲径通幽。
这座山庄很大,苍茫西山,便在这座山庄之内。
偶尔,会听得清脆打铁声自山庄中传出,惊得飞鸟出林,云层乱碎。
这便是藏雨剑庄。
山庄内,有一座幽静的小院,四壁荷花,半潭春水。
一位穿着淡青色长裙的姑娘坐在书桌前,秀眉轻扬,一手执笔,在面前的信笺上书写着。
依旧是那美丽的簪花小楷,与它的主人一般,钟灵毓秀。
“……
兄长高中状元,得入翰林院随侍御前,家里都很开心。
前些日子父母特地从金陵赶回来了一趟,大宴宾客,整个庄子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不知为何,爷爷似乎并不是很开心,应当是年纪大了,有些糊糊涂涂的。
我这些日子被爷爷下了禁足令,只能在山庄内转悠,当真是有些无聊。
不过还好,经过京城外那一战,在生死危机间徘徊,妹妹似乎触摸到了九品的门槛,只差临门一脚,正好闭关一段时日,看看能否突破九品之境。
听闻前些日子董平入宫刺帝,玉河南畔还有一场大战,不知殿下情况如何,有没有受伤,妹妹……有些挂念。”
写到这里,绿袍姑娘轻叹一口气,搁下了笔。
待墨迹稍干,她拿起书信,向屋外走去。
“小姐,您去哪?”
陆姑苏的贴身丫鬟温儿连忙跟了上去,开口问道。
“去寄信。”
陆姑苏笑了笑,走出了自己的小院。
刚刚出门,还未来得及向外走去,陆姑苏就迎面看到了一道麻衣身影。
“丫头,想去哪?”
那位略显清瘦的老人挡在陆姑苏面前,眼睛有意无意地向她手中的书信看去。
陆姑苏幽幽叹了口气,道:“爷爷,我去给大哥寄信。”
“给你大哥的信?”
陆听风哼哼一声,道:“跟那小子有什么信可写的。”
“他在京中为官,心里总是担心着家里的事情,我给他说些家里的情况,让他莫要挂念。”
陆姑苏声音依旧温婉,不急不缓道。
陆听风嗯了一声,走在自家孙女身边:“这小子还得在翰林院修段时间书,可是没时间回来了。
他年纪也大了,既然事业已经稳定,赶紧让他在京城找个媳妇,实在不行老头子我给他找。
咱陆家虽然比不过那五姓大家,但那小子现在好歹是个状元郎,提亲的时候老头子心里也有底气。”
陆姑苏笑着点了点头,爷孙两人继续向前走去。
走着走着,陆听风状似无意地说道:
“听说……李家那二小子,要成亲了,娶的是定北王家的姑娘?”
陆姑苏身形一顿,默默点了点头,随后继续向前走去。
“门当户对啊,蜀王妃……啧啧。”
老头还在喋喋不休着。
“丫头,你年纪也差不多了,外面有好多人都在打听着呢,都是年轻才俊。
上回你爹娘回来也说了,你爹那些同僚下边也有不少与你年纪相仿的晚辈,家世才学也都能勉强配得上咱家。
要不……你试着接触接触?”
陆姑苏沉默着摇了摇头。
“爷爷,我以后要接手庄子,我不想成亲。”
陆听风叹了口气,语气有些低沉:“丫头,哪有小姑娘家不嫁人的。
爷爷这段时间也想过了,咱陆家一脉单传,你爹和你哥做官,你嫁人。
实在不行,就把庄子交给你赵叔,他是我的大徒弟,以后陆家是陆家,庄子是庄子,分开来算,没必要非得绑在一起。
这样,无论是咱陆家的香火,还是庄子的传承,都能延续下去。”
陆姑苏愣了,随即紧皱起眉头,眼前浮现出一张严肃的脸庞。
以及……在京城玉河畔的那场封行楼刺杀。
“实在不行,你赵叔的儿子,赵世杰,这小子也是和你一同长大的,天赋虽比不上你,但也是个七品天才,品行也够端正。
他对你的感情,我们都看在眼里,只是你这丫头犟,不愿意人家,老头子怕你生气,也没再提这件事。
若是你们能在一起,陆家和庄子不又绑在一块了吗?
丫头啊,你……”
“爷爷,我要突破九品了。”
陆姑苏突然开口打断道。
陆听风愣住了,略带惊讶地看向自家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