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景山。

李卫国骑着自行车,悠然自得地从南锣鼓巷北口穿出,而后沿着地安门东大街一路向西。

微风轻轻拂过他的脸庞,带着京城独有的韵味。不多时,便转入地安门内大街,这条街道笔直地与地安门东大街相交,仿佛是历史与现代的交汇线。

沿着地安门内大街继续前行,景山前街映入眼帘。

景山前街依傍着景山公园南侧,宛如一条宁静的丝带。

李卫国在景山公园南门停下自行车,交了一毛钱进入景山费用,走路进公园。

入园不久,绮望楼便出现在眼前,它那古雅的建筑风格在绿树的映衬下更显庄重。

李卫国没有过多停留,沿着东边的小路缓缓走去,很快便来到明思宗殉国之处。望着那棵传说中崇祯皇帝吊死的歪脖子树。

李卫国的思绪飘回到了那个动荡的明朝末年。曾经的辉煌与衰败,在这一刻仿佛都凝聚在这棵树上。

他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景山的往昔。

元代时,这里还只是一片平地,是皇家园林中毫不起眼的角落,名为“青山”。

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挖筒子河也叫护城河和太液池时,将挖出的淤泥堆积在原本的“青山”之上,又把拆除宫殿后的渣土堆砌起来,一座山渐渐成形,“万岁山”之名也随之而来。

四九有“五镇”的说法,景山位居中央属土,被当作镇物,故而也被称为“镇山”。

还有传言说朱棣拆除元皇宫延春阁后,以景山来压镇前朝王气。

“煤山”这一俗称,因为皇宫的煤炭曾堆积于山下,也被叫做媒山,直至清朝顺治十二年,才正式定名为“景山”。

李卫国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继续向前探寻,找到了后山腰道的登山路口。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登山。沿着蜿蜒的登山道攀登,周赏亭和观妙亭先后出现在眼前。许飞驻足欣赏了片刻这两座亭子的精美建筑,感受着皇家园林的独特魅力,随后便又向着山顶的万春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