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那是一段极其难熬的时光,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被拉长了无数倍。
每一个夜晚,李卫国都独自在昏暗的灯光下努力背诵歌诀,挑灯夜战。
他的眼睛因为长时间盯着书本而酸痛不已,头脑也因为过度劳累而昏沉,但他依然咬牙坚持着,嘴里不停地念叨着那些拗口的句子。
终于,10天后,李卫国能将汤头歌诀倒背如流。
他满心欢喜地去找师父,等待他的却是……。
“徒儿,你可知中医之深奥,非一日可参透。就拿这辨证论治来说,同是发热之症,有因外感风寒,亦有因内里湿热,其治法全然不同,你可明白?”
“徒儿有些懵懂,师父,为何同样是发热,差别却如此之大?”
“这便是中医之妙。风寒之热,乃寒邪束表,阳气不得宣泄,当以辛温解表;而湿热之热,是湿与热交缠,困阻中焦,需清热利湿,调畅气机。
这只是冰山一角。
徒儿,你有一点成就,就洋洋得意,这医道的奥秘,为师都没有全部悟透。”
张景指着面前,眼神变得更加深邃,“你看到了什么。”
“看了到杯子中的水,点燃的蜡烛。”李卫国小心翼翼地回答,不知道师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张景二话不说,抽出藤鞭,一鞭打在李卫国的背后,啪的一声响。
“在给你一次机会,你看到了什么。”
“水和火,相生相克,也是人不缺少之物。”李卫国忍着疼痛回答道。
“还有呢!”
“弟子不知。”
张景抽出藤条啪的一声打在李卫国背上,“你不是很厉害吗?不是在师父面前卖弄吗?怎么现在不知道了。为师 5 岁就可以倒背如流,你几岁了。”
小主,
“16 岁。”
“你还知道你 16 岁了。你天赋是为师见过最差的。”
张景边说边又抽了几鞭,打得李卫国后背伤痕累累,这才丢掉手中的藤条。
“为师告诉你,看到的是什么,为师只说一遍,等下为师还要考核。这杯中水,其性寒凉、滋润,可视为阴。
这蜡烛,火焰炽热、明亮,便为阳。
阴阳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