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没过多久,又有数名斥候陆续来报,带来的都是同样的消息。
织田信长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中的马鞭 “啪嗒” 一声掉落地上。周围的将领们,包括德川家康、毛利元就、上杉谦信等大名,也都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德川家康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这…… 这怎么可能?京都乃我倭国重镇,羽柴秀吉又擅长守城,怎会如此轻易落入明军之手?”
毛利元就眉头紧锁,喃喃自语:“局势不妙啊,这明军的实力远超我们想象。羽柴秀吉竟没能守住京都,实在出乎意料。”
上杉谦信满脸的不可置信,大声说道:“开什么玩笑!羽柴秀吉那家伙,守城战术向来精妙,我还以为京都在他防守下,至少不会这么快被攻破,怎么会……”
织田信长呆坐在马背上,仿佛被抽走了灵魂。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还在做着切断明军后路的美梦,京都却已落入明军之手,天皇也成了阶下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羽柴秀吉到底是怎么回事,竟然这么快就被打败了?
消息传得很快,倭军军卒纷纷交头接耳,恐慌的情绪开始在军中蔓延。
“将军,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一名将领小心翼翼地问道。
上杉谦信立刻吼道:“还能怎么办?当然是立刻杀回京都,与明军决一死战!救回天皇,夺回京都!羽柴秀吉无能,丢了京都,我们不能就此退缩!”
毛利元就也握紧拳头,附和道:“没错!此时若不立刻反攻,更待何时?明军刚拿下京都,想必还未完全站稳脚跟,这是我们的机会!”
但是,德川家康却皱着眉头,坚决地说道:“不可!我们不能冲动行事。明军战力超乎想象,又占据京都,此时反攻,正中他们下怀。而且我们一路赶来,士兵疲惫,粮草也不足。”
“我认为应避免和明军决战,大军解散,各自带领手下对分散的明军展开游击袭击。明军远离本土,补给困难,只要我们坚持长期作战,他们必定难以支撑。”
上杉谦信听到,不屑地瞪着德川家康,“哼,德川家康,你这是怯懦的表现!我们倭国武士怎能如此畏缩不前,打什么游击战,简直有辱武士之名!”
德川家康不为所动,冷静地回应:“上杉谦信,这并非怯懦,而是审时度势。如今明军势大,正面决战我们毫无胜算。游击战虽不光彩,但能最大程度消耗明军,为我们争取转机。”
毛利元就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德川公的提议有其合理性。我们目前确实没有信心打败明军主力,游击战或许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织田信长一直沉默不语,权衡着各方利弊。
此时,又一名斥候急切来报:“报!明军似乎已察觉我们的动向,他们有大量斥候正朝着我们这个方向赶来!”
织田信长脸色一变,立刻说道:“先别争论了,我们暂且找个隐蔽之处,避开明军斥候。同时,继续商讨应对之策。”
在他号令之下,倭军迅速朝着附近的山林转移。
但是,等到了山林中,气氛依旧紧张而压抑。众人围坐在一起,继续讨论着德川家康提出的游击战策略。
仍有一部分大名坚决不同意游击战,其中一位名叫松平信康的大名激动地说道:“我们堂堂倭国武士,怎能像老鼠一样东躲西藏地打游击?这传出去,我们还有何颜面?即便战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
其他几位大名也纷纷附和,他们认为游击战有失武士尊严,且对最终战胜明军缺乏信心。
倭军的这些头目,陷入了分歧。
等到第二天,又有斥候带来了关于明军如何打下京都的详细消息。
听到这些细节,那些原本不同意游击战的大名们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一些观点开始转变。
“没想到明军…… 竟如此厉害,这…… 这可如何是好?”
“若正面交锋,我们确实毫无胜算,或许…… 或许这游击战真的是唯一的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