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拦车救命的女青年

到时候,陆远需要放下手头其他的事情,一心一意地将一次性筷子厂搞起来。

能不能将一次性筷子变成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又是否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创汇物资,除了县里的高度关注。

陆家庄的村干部,也要把这件事情当成头等大事进行操办。

作为主管全县经济建设和财政的二把手,李文斌身上的压力非常大。

说一千道一万,没钱啥事都干不成。

陆家庄的日子要变好,就需要一直走在其他村屯前面,县财政问题如何解决,只靠上头财政拨款显然是不现实的。

各地都需要资金投入。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仅仅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想要确保自身财政问题不出任何纰漏,还是要从自身想办法。

告别李文斌,陆远回到吉普车,没有马上离开县城,而且将车开到距离县大院十公里外的汽油仓库。

拿出煤矿给的汽油票,陆远给吉普车加了三十公升的汽油。

等待过程中,陆远寻思着筷子厂的事情。

不同于其他地方,东北地区想要破土动工,唯有等到春天。

冬天地面的坚硬程度堪比钢铁,即使使用机械设备,也很难将工程推进下去。

三四月份,筷子厂就有可能在陆家庄拔地而起。

通过木材充当原料生产一次性筷子。

同时,陆远还要在山里寻找一处适合种植竹子的地带。

使用木材制作一次性筷子是权宜之计,竹子才是最好的原材料。

“陆远同志,汽油已经加好了。”